最新imtoken官网下载地址|南苜蓿
南苜蓿(豆科苜蓿属植物)_百度百科
豆科苜蓿属植物)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南苜蓿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展开添加义项南苜蓿播报讨论上传视频豆科苜蓿属植物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L.),是豆科、苜蓿属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20-90厘米; [7]茎铺地生长,基部多分枝;叶片呈羽状三出复叶,小叶片倒卵形或倒心形; [8]花序头状伞形,总花梗细挺直,花冠呈黄色;荚果肾形,成熟时变黑; [9]种子长肾形,平滑且呈棕褐色;花期3-5月,果期5-6月。 [10]南苜蓿于印度传入中国, [11]现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其性耐寒耐碱,但不耐湿,喜排水良好的土壤。 [12-13]南苜蓿常呈栽培或半野生状态。繁殖方式一般是自花授粉。 [14]南苜蓿性平味苦,有清热利湿、舒筋活血的功效。据《日华子本草》载:“凉,去腹脏邪气,脾胃间热气,通小肠。”另外,它有助于治湿热黄疸、尿路结石、目黄赤及夜盲症等; [15]南苜蓿茎叶柔嫩,嫩叶可食用,粗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少,营养价值高,是很好的饲料植物; [16]根瘤菌固氮,增加后茬农作物的粮食产量,同时还提高了冬春农田的覆盖率,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有保护生态环境作用。 [17]中文名南苜蓿拉丁学名Medicago polymorpha L. [5]别 名金花菜,黄花草子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豆目科豆科属苜蓿属种南苜蓿命名者及年代L.,1753国际濒危等级无危(LC) [18]目录1形态特征2近种区别3生长环境4分布范围5繁殖方法6栽培技术7病虫防治▪虫害▪病害8主要价值▪药用▪经济形态特征播报编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高20-90厘米。茎平卧、上升或直立,近四棱形,基部分枝,无毛或微被毛。叶片呈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大,卵状长圆形,长4-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耳状,边缘具不整齐条裂,成丝状细条或深齿状缺刻,脉纹明显;叶柄柔软,细长,长1-5厘米,上面具浅沟;小叶倒卵形或三角状倒卵形,几等大,长7-20毫米,宽5-15毫米,纸质,先端钝,近截平或凹缺,具细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在三分之一以上具浅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疏柔毛,无斑纹。花序头状伞形,具花(1)2-10朵;总花梗腋生,纤细无毛,长3-15毫米,通常比叶短,花序轴先端不呈芒状尖;苞片甚小,尾尖;花长3-4毫米;花梗不到1毫米;萼钟形,长约2毫米,萼齿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无毛或稀被毛;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先端凹缺,基部阔楔形,比冀瓣和龙骨瓣长,翼瓣长圆形,基部具耳和稍阔的瓣柄,齿突甚发达,龙骨瓣比翼瓣稍短,基部具小耳,成钩状;子房长圆形,镰状上弯,微被毛。荚果盘形(肾形),暗绿褐色,成熟时变黑; [9]顺时针方向紧旋1.5-2.5(-6)圈,直径(不包括刺长)4-6(-10)毫米,螺面平坦无毛,有多条辐射状脉纹,近边缘处环结,每圈具棘刺或瘤突15枚;种子每圈1-2粒。种子长肾形,长约2.5毫米,宽1.25毫米,棕褐色,平滑。花期3-5月,果期5-6月。 [1] [19]南苜蓿近种区别播报编辑部位南苜蓿褐斑苜蓿茎茎平卧、上升或直立,近四棱形,基部分枝,无毛或微被毛茎匍匐或蔓生,较粗壮,基部多分枝,具纵棱,被稀疏单细胞和多细胞柔毛,尤以节上较明显叶小叶倒卵形或三角状倒卵形,几等大,长0.7-2厘米,边缘1/3以上具浅锯齿小叶倒心形至倒阔卵形,近等大,长7-25(-30)毫米,宽14-32毫米,先端微凹或钝圆花花冠黄色,子房长圆形,镰状上弯,微被毛花冠鲜黄色,子房狭长圆形,具柄,背缝有毛,花柱直角上指 果荚果盘形,暗绿褐色,紧旋1.5-2.5圈荚果短圆柱形或近球形,反时钟方向旋转3-7圈图片南苜蓿褐斑苜蓿参考资料 [1] [20]生长环境播报编辑南苜蓿性耐寒耐碱,但不耐湿,喜排水良好的土壤。 [12-13]适于在肥沃的旱地或排水良好的地区。生长适温为12-17℃,在亚热带地区生长较好;耐寒性较强,在-5℃的低温下,其叶片虽会被冻死,但气温回升后又会萌芽生长;对土壤适应性较广,在pH值为5.0-8.6的土壤中,均能生长正常。 [2]分布范围播报编辑南苜南苜蓿于印度传入中国, [11]现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12-13]以及陕西、甘肃、贵州、云南。常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欧洲南部、西南亚,以及整个旧大陆均有分布,并引种到美洲、大洋洲。 [3]繁殖方法播报编辑南苜蓿常呈栽培或半野生状态。繁殖方式一般是自花授粉。 [14]南苜蓿在中国福建闽北适播期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中旬之间,这期间播种的南苜蓿长势良好,不但植株高大,且分蘖力强,9月2日之前播种的出苗后10天左右,11月以后播种的幼苗生长缓慢播种如用英果,播前要在地上进行曝晒后再浸种催芽,用种籽则可直接浸种催芽。条播或穴播均可,条播间距采用30-40厘米,穴播规格为20x30厘米。有拌根瘤菌的南苜蓿生长后期根系的根瘤数量较多,且根瘤菌个大,能提高了固氮能力。播时宜用钙镁磷肥、草木灰淤泥加根瘤菌拌种搓揉成颗粒后播种、播后亩用火烧土或土杂灰500公斤覆盖。 [4]栽培技术播报编辑及时移栽:从直播与移栽对比试验可看出,移栽有利于全苗,由于种植密度较稀,生长较快,南苜蓿分蘖力强,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一般留单株即可,同时可以把强壮的好苗进行补苗、移栽移栽苗要及时浇灌定根水。科学管理:由于南苜蓿自身有固氮功能,平时少施氮肥。在苗期如苗小、苗弱,可面用灰肥500公斤、钙镁磷20公斤混合撒施。进入越冬时,亩施草木灰或土杂灰500公斤,既可增加钾素营养,又有利于防寒保温。开春返青后亩泼施粪水1000公斤,或浇施复合肥20公斤,以促使早发旺长,进而提高鲜草产量。南苜蓿幼苗极不耐旱,早期要注意灌水,但又不能积水,雨天要及时排水,田间要开深田沟,控制好土壤干湿度,以防炭疽病发生。 [4]病虫防治播报编辑虫害苜蓿地虫害主要有苜蓿夜蛾、粘虫、草地螟、蝗虫等。防治方法:在幼虫3龄前防治效果最佳。2.5%敌百虫粉剂或5%马拉硫磷粉剂,用量为每亩2-2.5公斤;50%辛硫磷乳油4000-5000倍液,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病害苜蓿由于病害防治不当,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紫花苜蓿染病后叶片出现病斑甚至脱落,茎叶枯黄,植株萎蔫,产量下降,可利用年限缩短。因此,掌握苜蓿病害的发病规律,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不仅能改善苜蓿的生长,提高牧草的品质,还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褐斑病又称普通叶斑病,是苜蓿常见的一种病害,在各地均可发生。其病原菌是假盘菌属苜蓿假盘菌,病斑发生在叶片上呈褐色,近圆形,直径0.5-2毫米,边缘不整齐,发病时叶片变黄,严重时大量脱落,造成苜蓿产量下降,可利用年限减少。在发病季节到前喷洒70%代森锰锌6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多菌灵可湿剂500-1000倍液进行防护。发病后,可以喷洒世高500-1000倍液进行防治,若病害发病严重,应提早刈割,以减少病害的传播。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属鞑靼内丝白粉菌引起,在干燥的灌溉区发病严重。当植株的叶片、叶柄、茎或荚果受到侵染时,会出现白色粉霉斑。除选择合适的抗病品种外,还应该做到合理施肥,减少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的供应。在病害发生季节提前喷洒40%灭菌丹可湿剂600-800倍液或15%粉锈宁1000倍液做好预防,在病害发生时用世高500-1000倍液进行防治。主要价值播报编辑药用南苜蓿性平味苦,有清热利湿、舒筋活血的功效。据《日华子本草》载:“凉,去腹脏邪气,脾胃间热气,通小肠。”另外,它有助于治湿热黄疸、尿路结石、目黄赤及夜盲症等。 [15]南苜蓿含有植物皂素,植物皂素能和人体的胆固醇结合,促使其增加排泄,从而大大降低胆固醇含量,对防治冠心病有益。 [2]经济南苜蓿茎叶柔嫩,嫩叶可食用,粗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少,营养价值高,是很好的饲料植物; [16]根瘤菌固氮,增加后茬农作物的粮食产量,同时还提高了冬春农田的覆盖率,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有保护生态环境作用。 [17]南苜蓿在荚果成熟期一次性收获的干物质产量高达10.3吨/公顷;在营养期的干物质产量达5.98吨/公顷,茎叶比为1:0.7。营养成分为:干物质91.8%、粗蛋白24.5%、粗脂肪2.5%、粗灰分14.0%、粗纤维18.6%、钙0.63%和磷0.38%。南苜蓿每100克鲜茎叶含胡萝卜素约31.5毫克、核黄素0.22毫克、钙168毫克。南苜蓿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不仅是草食家畜的优质饲料,也是猪鸡等单胃动物冬春较为理想的青绿饲料。另外,南苜蓿根系发达,结瘤效果较好,固氮肥地的能力较强。在州,冬闲土地种植南苜蓿对后作水稻的增产效果明显,每年冬春季的种植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 [2]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南苜蓿(豆科苜蓿屬植物)_百度百科
南苜蓿(豆科苜蓿屬植物)_百度百科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南苜蓿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上選擇瀏覽(共2個義項)
▪豆科苜蓿屬植物
▪中藥材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南苜蓿/3983814
複製
複製成功
南苜蓿
(豆科苜蓿屬植物)
鎖定
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L.),是豆科、苜蓿屬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20-90釐米;
[7]
莖鋪地生長,基部多分枝;葉片呈羽狀三出複葉,小葉片倒卵形或倒心形;
[8]
花序頭狀傘形,總花梗細挺直,花冠呈黃色;莢果腎形,成熟時變黑;
[9]
種子長腎形,平滑且呈棕褐色;花期3-5月,果期5-6月。
[10]
南苜蓿於印度傳入中國,
[11]
現分佈在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其性耐寒耐鹼,但不耐濕,喜排水良好的土壤。
[12-13]
南苜蓿常呈栽培或半野生狀態。繁殖方式一般是自花授粉。
[14]
南苜蓿性平味苦,有清熱利濕、舒筋活血的功效。據《日華子本草》載:“涼,去腹髒邪氣,脾胃間熱氣,通小腸。”另外,它有助於治濕熱黃疸、尿路結石、目黃赤及夜盲症等;
[15]
南苜蓿莖葉柔嫩,嫩葉可食用,粗蛋白質含量高,粗纖維含量少,營養價值高,是很好的飼料植物;
[16]
根瘤菌固氮,增加後茬農作物的糧食產量,同時還提高了冬春農田的覆蓋率,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有保護生態環境作用。
[17]
中文名
南苜蓿
拉丁學名
Medicago polymorpha L.
[5]
別 名
金花菜,黃花草子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木蘭綱
目
豆目
科
豆科
屬
苜蓿屬
種
南苜蓿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8]
目錄
1
形態特徵
2
近種區別
3
生長環境
4
分佈範圍
5
繁殖方法
6
栽培技術
7
病蟲防治
▪
蟲害
▪
病害
8
主要價值
▪
藥用
▪
經濟
南苜蓿形態特徵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高20-90釐米。莖平卧、上升或直立,近四稜形,基部分枝,無毛或微被毛。葉片呈羽狀三出複葉;托葉大,卵狀長圓形,長4-7毫米,先端漸尖,基部耳狀,邊緣具不整齊條裂,成絲狀細條或深齒狀缺刻,脈紋明顯;葉柄柔軟,細長,長1-5釐米,上面具淺溝;小葉倒卵形或三角狀倒卵形,幾等大,長7-20毫米,寬5-15毫米,紙質,先端鈍,近截平或凹缺,具細尖,基部闊楔形,邊緣在三分之一以上具淺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被疏柔毛,無斑紋。花序頭狀傘形,具花(1)2-10朵;總花梗腋生,纖細無毛,長3-15毫米,通常比葉短,花序軸先端不呈芒狀尖;苞片甚小,尾尖;花長3-4毫米;花梗不到1毫米;萼鐘形,長約2毫米,萼齒披針形,與萼筒近等長,無毛或稀被毛;花冠黃色,旗瓣倒卵形,先端凹缺,基部闊楔形,比冀瓣和龍骨瓣長,翼瓣長圓形,基部具耳和稍闊的瓣柄,齒突甚發達,龍骨瓣比翼瓣稍短,基部具小耳,成鈎狀;子房長圓形,鐮狀上彎,微被毛。莢果盤形(腎形),暗綠褐色,成熟時變黑;
[9]
順時針方向緊旋1.5-2.5(-6)圈,直徑(不包括刺長)4-6(-10)毫米,螺面平坦無毛,有多條輻射狀脈紋,近邊緣處環結,每圈具棘刺或瘤突15枚;種子每圈1-2粒。種子長腎形,長約2.5毫米,寬1.25毫米,棕褐色,平滑。花期3-5月,果期5-6月。
[1]
[19]
南苜蓿
南苜蓿近種區別
部位南苜蓿褐斑苜蓿莖莖平卧、上升或直立,近四稜形,基部分枝,無毛或微被毛莖匍匐或蔓生,較粗壯,基部多分枝,具縱稜,被稀疏單細胞和多細胞柔毛,尤以節上較明顯葉小葉倒卵形或三角狀倒卵形,幾等大,長0.7-2釐米,邊緣1/3以上具淺鋸齒小葉倒心形至倒闊卵形,近等大,長7-25(-30)毫米,寬14-32毫米,先端微凹或鈍圓花花冠黃色,子房長圓形,鐮狀上彎,微被毛花冠鮮黃色,子房狹長圓形,具柄,背縫有毛,花柱直角上指 果莢果盤形,暗綠褐色,緊旋1.5-2.5圈莢果短圓柱形或近球形,反時鐘方向旋轉3-7圈圖片
南苜蓿
褐斑苜蓿
參考資料
[1]
[20]
南苜蓿生長環境
南苜蓿性耐寒耐鹼,但不耐濕,喜排水良好的土壤。
[12]
[13]
適於在肥沃的旱地或排水良好的地區。生長適温為12-17℃,在亞熱帶地區生長較好;耐寒性較強,在-5℃的低温下,其葉片雖會被凍死,但氣温回升後又會萌芽生長;對土壤適應性較廣,在pH值為5.0-8.6的土壤中,均能生長正常。
[2]
南苜蓿分佈範圍
南苜
南苜蓿於印度傳入中國,
[11]
現分佈在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
[12]
[13]
以及陝西、甘肅、貴州、雲南。常栽培或呈半野生狀態。歐洲南部、西南亞,以及整個舊大陸均有分佈,並引種到美洲、大洋洲。
[3]
南苜蓿繁殖方法
南苜蓿常呈栽培或半野生狀態。繁殖方式一般是自花授粉。
[14]
南苜蓿在中國福建閩北適播期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中旬之間,這期間播種的南苜蓿長勢良好,不但植株高大,且分櫱力強,9月2日之前播種的出苗後10天左右,11月以後播種的幼苗生長緩慢播種如用英果,播前要在地上進行曝曬後再浸種催芽,用種籽則可直接浸種催芽。條播或穴播均可,條播間距採用30-40釐米,穴播規格為20x30釐米。有拌根瘤菌的南苜蓿生長後期根系的根瘤數量較多,且根瘤菌個大,能提高了固氮能力。播時宜用鈣鎂磷肥、草木灰淤泥加根瘤菌拌種搓揉成顆粒後播種、播後畝用火燒土或土雜灰500公斤覆蓋。
[4]
南苜蓿栽培技術
及時移栽:從直播與移栽對比試驗可看出,移栽有利於全苗,由於種植密度較稀,生長較快,南苜蓿分櫱力強,苗高10-15釐米時進行間苗,去弱留強,一般留單株即可,同時可以把強壯的好苗進行補苗、移栽移栽苗要及時澆灌定根水。科學管理:由於南苜蓿自身有固氮功能,平時少施氮肥。在苗期如苗小、苗弱,可面用灰肥500公斤、鈣鎂磷20公斤混合撒施。進入越冬時,畝施草木灰或土雜灰500公斤,既可增加鉀素營養,又有利於防寒保温。開春返青後畝潑施糞水1000公斤,或澆施複合肥20公斤,以促使早發旺長,進而提高鮮草產量。南苜蓿幼苗極不耐旱,早期要注意灌水,但又不能積水,雨天要及時排水,田間要開深田溝,控制好土壤乾濕度,以防炭疽病發生。
[4]
南苜蓿病蟲防治
南苜蓿蟲害
苜蓿地蟲害主要有苜蓿夜蛾、粘蟲、草地螟、蝗蟲等。防治方法:在幼蟲3齡前防治效果最佳。2.5%敵百蟲粉劑或5%馬拉硫磷粉劑,用量為每畝2-2.5公斤;50%辛硫磷乳油4000-5000倍液,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50%西維因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噴霧。
南苜蓿病害
苜蓿由於病害防治不當,造成產量和品質下降,紫花苜蓿染病後葉片出現病斑甚至脱落,莖葉枯黃,植株萎蔫,產量下降,可利用年限縮短。因此,掌握苜蓿病害的發病規律,制定合理的預防措施,不僅能改善苜蓿的生長,提高牧草的品質,還能顯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主要病害有以下幾種:褐斑病又稱普通葉斑病,是苜蓿常見的一種病害,在各地均可發生。其病原菌是假盤菌屬苜蓿假盤菌,病斑發生在葉片上呈褐色,近圓形,直徑0.5-2毫米,邊緣不整齊,發病時葉片變黃,嚴重時大量脱落,造成苜蓿產量下降,可利用年限減少。在發病季節到前噴灑70%代森錳鋅6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多菌靈可濕劑500-1000倍液進行防護。發病後,可以噴灑世高500-1000倍液進行防治,若病害發病嚴重,應提早刈割,以減少病害的傳播。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屬韃靼內絲白粉菌引起,在乾燥的灌溉區發病嚴重。當植株的葉片、葉柄、莖或莢果受到侵染時,會出現白色粉黴斑。除選擇合適的抗病品種外,還應該做到合理施肥,減少氮肥的用量,適當增加磷、鉀肥的供應。在病害發生季節提前噴灑40%滅菌丹可濕劑600-800倍液或15%粉鏽寧1000倍液做好預防,在病害發生時用世高500-1000倍液進行防治。
南苜蓿主要價值
南苜蓿藥用
南苜蓿性平味苦,有清熱利濕、舒筋活血的功效。據《日華子本草》載:“涼,去腹髒邪氣,脾胃間熱氣,通小腸。”另外,它有助於治濕熱黃疸、尿路結石、目黃赤及夜盲症等。
[15]
南苜蓿含有植物皂素,植物皂素能和人體的膽固醇結合,促使其增加排泄,從而大大降低膽固醇含量,對防治冠心病有益。
[2]
南苜蓿經濟
南苜蓿莖葉柔嫩,嫩葉可食用,粗蛋白質含量高,粗纖維含量少,營養價值高,是很好的飼料植物;
[16]
根瘤菌固氮,增加後茬農作物的糧食產量,同時還提高了冬春農田的覆蓋率,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有保護生態環境作用。
[17]
南苜蓿在莢果成熟期一次性收穫的幹物質產量高達10.3噸/公頃;在營養期的幹物質產量達5.98噸/公頃,莖葉比為1:0.7。營養成分為:幹物質91.8%、粗蛋白24.5%、粗脂肪2.5%、粗灰分14.0%、粗纖維18.6%、鈣0.63%和磷0.38%。南苜蓿每100克鮮莖葉含胡蘿蔔素約31.5毫克、核黃素0.22毫克、鈣168毫克。南苜蓿具有較高的飼用價值,不僅是草食家畜的優質飼料,也是豬雞等單胃動物冬春較為理想的青綠飼料。另外,南苜蓿根系發達,結瘤效果較好,固氮肥地的能力較強。在州,冬閒土地種植南苜蓿對後作水稻的增產效果明顯,每年冬春季的種植面積在1000公頃以上。
[2]
參考資料
1.
南苜蓿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2.
徐馳;雲南冬閒田種植的優良豆科牧草——楚雄南苜蓿[J];草業與畜牧;2007-10-1;61-62
3.
南苜蓿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01-15]
4.
陳象新;南苜蓿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2003-10-15;25
5.
南苜蓿 Medicago polymorph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4]
6.
付彥榮主編.野花圖鑑[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4:114
7.
南苜蓿 Medicago polymorph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17]
8.
秦祥坤著. 上海城區野生高等植物圖譜[M]. 2016
9.
錢櫟屾,邱燕寧編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園植物圖鑑[M]. 2016
10.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編. 蘇州四季野花資源圖譜[M]. 2019
11.
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 龔克釗 餘託林. 南方優良牧草栽培[M]. 1981
12.
嚴仲鎧. 中華食療本草[M]. 2018
13.
劉國強 劉瀅. 野菜實用技術[M]. 1996
14.
甘肅農業大學主編. 牧草育種學 (草原專業用)[M]. 1980
15.
盧長慶編著. 中醫食療單驗方 食療養生師的配膳秘籍[M]. 2013
16.
劉學忠,劉金編著. 植物種子採集手冊[M]. 1988
17.
徐馳. 雲南冬閒田種植的優良豆科牧草——楚雄南苜蓿[J]. 2007
18.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引用日期2023-03-23]
19.
南苜蓿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6]
20.
褐斑苜蓿 Medicago arabica
.|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7-26]
展開全部
收起
圖集
南苜蓿的概述圖(8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45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椿兮如霖
(2023-07-27)
1
形態特徵
2
近種區別
3
生長環境
4
分佈範圍
5
繁殖方法
6
栽培技術
7
病蟲防治
7.1
蟲害
7.2
病害
8
主要價值
8.1
藥用
8.2
經濟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反饋
登錄
金花菜(豆科植物)_百度百科
豆科植物)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金花菜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展开添加义项金花菜[jīn huā cài]播报讨论上传视频豆科植物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金花菜原名南苜蔌,也称“花苜蓿”,属豆科植物。见载于陶宏景《名医别录》。嫩茎叶,又名黄花苜蓿,刺苜蓿、草头。茎平卧或倾斜之出复叶,8 月至立春3 月陆续采收,各地有野生,亦有栽培。江苏苏州等地将其嫩苗腌作菜蔬,叫腌金花菜。一名三叶菜,古称苜蓿,原本是马吃的,据说还是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带回来的,这就是今日上海人所说的“草头”。这种野菜现在也渐渐的成为“园蔬”了。可炒吃,如上海馆子的“生煸草头”。中文名金花菜拉丁学名Medicago hispidaGaertn别 名苜蔌界植物界科豆科种金花菜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目录1简介2栽培技术3营养价值4药用功效5饲用价值6食用方法▪苜蓿柿子▪苜蓿蛏子▪苜蓿肉▪腌金花菜▪清炒金花菜▪金花菜红烧巴鱼7特征8耕作技术9田间管理10收割11种类12用途13市场分析14相关诗词15参考文献简介播报编辑金花菜(5张)金花菜为多年生草本;主根长,多分枝。茎通常直立,近无毛,高30—100厘米。复叶有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厘米,宽约0.5厘米,顶端圆,中肋稍凸出,上半部叶有锯齿,基部狭楔形;托叶狭披针形,全缘。总状花序腋生,花8—25,紫色。荚果螺旋形,无刺,顶端有尖曝咀;种子1—8颗。花果期5—6月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浙江、上海一带。主要用作水稻、棉花复种或间套种和果、桑园间作绿肥。金花菜的嫩茎叶是早春优质蔬菜,经济价值较高。主要的地方品种有顾山、温岭、余姚和东台金花菜等。喜温暖湿润气候,并适宜在冷凉的季节生长发育。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pH5.5~8.5之间都可种植,能耐0.2%以下的盐碱;也能耐一定酸性,在红壤上也可生长;耐瘠性、耐旱性、耐荫性、耐渍性状都较弱,在肥、水及土壤状况适当的情况下生长旺盛。金花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0℃,水分适宜条件下,播后4~6天出苗。播种时间宜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前作情况等来决定。在江、浙一带9~10月播种,北方应春播。播种量一般每亩6~8公斤(带荚果)。金花菜不耐瘠,增施磷、钾肥的效果十分显著。植株又可萌芽生长。苜蓿对土壤的 适应性较强,但以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粘土和冲积土最 好。栽培技术播报编辑1.栽培季节:主要分为春季栽培和秋季栽培,以秋季栽培为多。秋季栽培从7月下旬至9月下旬分批播种,8月中旬至 次年3月下旬陆续采收上市。春季栽培从2月下旬至6月上旬 陆续播种,4月上旬至7月下旬采收。2.整地播种:苜蓿为浅根性作物,通常耕深15cm左右, 结合耕翻每667平方米施入人畜粪尿1000kg作底肥,并做成20cm 高畦,畦宽1.5m,以利于排水,然后整平畦面,就可播种。苜蓿 多行撒播。667平方米播种量应随季节而定,一般早秋、晚春播种时,气 温较高,土壤干旱,出苗率低,667平方米播种量要多,每667平方米用种40~50 kg;晚秋、早春播种,每667平方米用15kg。为避免出苗不整齐的现象,播种前要进行选种,减少荚果中的瘪籽和坏籽。选种方法,用55~60℃的温水浸种5分钟,淘汰水上的浮籽。一般在撒播后用齿耙将畦面耙平,再用脚踏实畦面。为克服早秋、晚春出苗迟和出苗率低的困难,通常在播种前 行催芽处理。将已选好的种子放于麻袋内,于夜间浸于井水或 河水中10个小时,然后将种子取出,置于阴凉处2~3天,每隔 3~4小时用喷壶浇凉水一次,然后播种。3.肥水管理:播种后,应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壤足够的湿度。特别是早秋、晚春播种时,在出苗前要不断水,播后4~5天出苗,出苗后每天都要浇水1次,6~7天后可停止浇水。当出现2片真叶时进行追肥,以后每收割1次,在收后第2天施0.5%尿素液或稀薄腐熟人类尿,若立即追肥易引起腐烂。大雨之后及春季雨水多时,要注意排涝。4.病虫害防治:苜蓿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虫害有蚜虫和小地虎。病毒病多于7~9月发生,苜蓿受害后,叶小而皱缩,生长弱而差。9月后,气候转凉,该病消失。蚜虫在4~5月和10~11月为害,可用40%乐果800倍液或50%抗蚜威2000~3000倍液防治。种植苜蓿的田块,小地老虎最多,但不易察觉,通常不加防治,主要是后茬不能安排春季茄果类等,否则缺苗根多、补苗困难。5.采收:割收菜苜蓿时,留茬要短而整齐,特别是第一次收割,一定要掌握低和平的原则,使以后采收容易,产量提高。早秋播种,约25天后就开始收割,可采收4次,667平方米产量约 1000kg;晚秋播种,只采收3次,667平方米产量约600~700kg;早 春播种,采收3次,667平方米产量约500kg;晚春播种,在7月初至7 月下旬采收,采收2次,667平方米产量在400kg左右。6.留种:留种管理与栽培管理基本相同,但要掌握迟播、稀播、不收割和开沟排水等几个主要环节。留种田于9月上、中旬播种,667平方米播种量5~7.5kg。冬季 注意保暖防寒。开春后深挖排水沟,并注意清沟排水,使田内不 积水。植株于3月下旬开花,6月下旬种子成熟。每667平方米可采收种荚80~100kg。营养价值播报编辑金花菜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87.5 克,蛋白质5.9 克,脂肪0.1 克,碳水化合物9.7 克,钙168 毫克,磷64 毫克,铁7.6 毫克,胡萝卜素3.48 毫克,维生素B10.1 毫克,维生素B20.22 毫克,尼克酸1.0 毫克,维生素C85 毫克等。性味 甘、平、涩,无毒。功用 利大小肠,安中,和胃,舒筋活络。可炒食、腌渍及拌面蒸食,味鲜美。其本职是苏南农田里的绿肥,也是苏南四大绿肥之首,深秋播种,早春猛涨,人们把顶端又壮又嫩的草心割了炒着吃,也可以说是副产品。顾名思义,金花菜成熟时是开着黄色小花,待花开了,这道菜就从餐桌上消失了,农民将其翻进泥土,金花菜履行神圣使命,起肥田作用。金花菜药用功效播报编辑金花菜: 原名苜蔌,属豆科植物。见载于陶宏景《名医别录》。"各地有野生,亦有栽培。江苏苏州等地将其嫩苗掩作菜蔬,叫金花菜。 [1]性味 : 甘、平、涩,无毒。成分 : 全草含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功用 : 利大小肠,安中,和胃,舒筋活络。1、[风湿筋骨痛,神经痛]野苜蔌、15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2、[黄疸型肝炎]野苜蔌、茵陈各15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3、[白血病]野莒宿15克,水煎,一日分z次服 (以上宁夏中草药资料)。4、[毒蛇咬、蜈蚣及黄蜂咬]鲜草捣烂,涂敷伤口(江西草药资料)。金花菜茶【出处】《偏方大全》【组成】野苜蓿、茵陈各15克。水煎服, 1日1剂。饲用价值播报编辑金花菜( 南苜蓿) 草质柔嫩,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是大面积推广种植牧草和产业化的理想对象。主要生产地区有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江西、福建、云南、台湾、四川和上海等省市 。该草营养丰富,初花期时的干草中含粗蛋白质25.16% ,粗脂肪 4.39% ,粗纤维 16.96% ,无氮浸出物 35.11% ,灰分 10.17% 。金花菜可青饲,调制干草粉或青贮,各种家畜都爱吃,是一种优质的青饲料。 [2]食用方法播报编辑苜蓿的吃法,当然以新鲜为最佳,而且味亦隽美,因为新鲜的苜蓿,四季皆有,即使在寒冷季节,亦有出产,不过由於气候和土地的关系,有时产品极嫩,有时极老,患者不妨常用此佐膳,可以防止出血。用盐渍制的“腌金花菜”,功效相等。苜蓿经油炒后,乘热进食,味极鲜洁。冷却后,进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节,如果觉得唇乾舌燥,用以佐膳,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家庭食用法:1、将苜蓿拣去老梗黄叶洗净后,用旺火重油炒食味极鲜嫩。2、上海菜馆有生煸草头供应,是摘除茎梗,完全用苜蓿叶炒成的,所以特别鲜嫩,售价稍昂。3、苜蓿冷吃,别有风味,草头的汁液,比其他蔬菜更清凉可口。 [3]苜蓿柿子材料鸡蛋,西红柿,葱,料酒,盐,糖,花椒面做法1.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少许盐和料酒(去鸡蛋的腥味),打起泡为止。2.将西红柿切成块,切葱花备用。3.锅中倒少许底油,待油开后先炒鸡蛋,不用炒得太碎,炒好后盛出备用。4.再放少许底油,油开后放葱花爆香,倒入西红柿块,加适量的糖、花椒面、少许盐翻炒均匀,倒入炒好的鸡蛋苜蓿蛏子材料用料主料:蛏子、苜蓿辅料:鸡蛋、木耳、黄瓜调料:盐、葱、蒜、鸡精、食用油做法1.将蛏子用热水煮两分钟,捞出洗净去壳,斜刀切成块待用;2.将黄瓜洗净切成片,木耳洗净撕成小块;3.将鸡蛋打入器皿内放入木耳、黄瓜、盐、少量水,搅拌均匀;4.坐锅点火倒油,油热放入蒜、葱煸炒出香味,倒入苜蓿、蛏子、上述鸡蛋,加入盐、鸡精翻炒即可出锅。 [3]苜蓿肉材料猪里脊肉,东北黑木耳,鸡蛋,姜,葱末,酱油,料酒,香油,盐,味精做法1.脊肉切成丝,木耳洗净,撕成小朵。鸡蛋磕入碗内,加少许盐和水打均匀。2.锅置上火,加少量油烧热,下鸡蛋炒熟后剩在碗里。3.原锅内加油烧热,下入葱姜末煸出香味,再下入肉丝煸炒到散白,加料酒,酱油,味精,盐,随后将鸡蛋,木耳一起下锅,翻炒均匀,淋上香油即可腌金花菜原料配方: 金花菜5千克 盐600克 茴香100克 花椒100克制作方法:1.先将金花菜洗干净,摊开晾干水分后放入干净的坛内,撒上盐拌匀,腌4~5天,捞出,在太阳下晒至微干。2.然后取一小缸,洗净擦干水滴。在小坛内放一层金花菜,撒一些花椒和茴香,再装一层金花菜,再撒一些花椒、茴香,直至将金花菜装完。将坛中的金花菜压实,然后用干净的稻草或麦秸塞住坛口。3.将坛倒立于盆或缸内。盆或缸中加一些清水水封,20天后即可取食。盆或坛中的水不能干涸,而且要经常换水。取用时,切不可让水进入坛中,以免污染。产品特点 颜色金黄,香气扑鼻,味道十分鲜美。清炒金花菜清炒金花菜菜系及功效:私家菜 止血调理食谱 消化性溃疡食谱 贫血食谱 痔疮食谱 工艺:清炒清炒金花菜的制作材料:主料:苜蓿400克调料:植物油30克,盐2克,料酒5克,白砂糖5克,味精1克清炒金花菜的特色:色绿,鲜嫩爽口。清炒金花菜的做法:1. 选用鲜嫩的金花菜,清洗干净,沥干水;2.将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至冒烟时倒入金花菜速炒几下;3. 加精盐、料酒,待油热至冒烟时倒入金花菜速炒几下;4. 加精盐、料酒、白糖,炒至金花菜色变深;5. 油亮时加入味精,炒匀即出锅装盘,上桌供食。味型:咸鲜口味。制作关键:在压蚌肉时不可以加香料,会遮住其本身的鲜味。事先一定要把咸蛋黄处理得很碎很细,用搅拌机或很细的漏网把咸蛋黄刮匀,炒的时候油多放一点、火不能太大,要离火炒,否则会产生颗粒状影响成菜美观。金花菜香味浓郁,口感清爽能去腥,可用茭白切成丝或者长片代替,做法不变,茭白可以吸收汤汁香味,在汤汁里煨制一下可以变软也能去掉蚌肉腥味。金花菜还可以用娃娃菜代替,不放咸蛋黄和酱油,取清淡的本色。金花菜红烧巴鱼巴鱼鲜肥适口,多用于家常食用,洗净后即可烹制,最宜红烧。金花菜红烧巴鱼,用各种酱料烧出的鱼红润多汁,鱼肉肉厚坚实,呈蒜瓣状,味美,刺少。其皮还可大块撕下单独享用,对胃病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下面垫的金花菜是江浙一带盛产的特色菜,吸收了巴鱼的鲜美之后更加鲜香。特征播报编辑金花菜秧草·植物学特征秧草,1-2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金花菜、南苜蓿、“草头”等,是中国古老的蔬菜之一。其茎平卧或倾斜,三出复叶、叶表面浓绿色,总状花序,腋生,每花序有黄色小花2-6朵,蝶形花冠。荚果螺旋形,有钩状刺,种子肾形,黄褐色。茎梗极短,吃的时候,以叶为主。秧草性喜冷凉,耐寒性强,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5℃低温下叶片冻死,气温回升后萌芽生长。7月至9月可分期播种,8月至翌年春季3月陆续采收。由于秧草的耐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能力强,所以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化肥治虫害,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公害绿色食品。“秧草”。扬中成洲千年,乡村里家家户户都种秧草,一茬茬地吃,吃到最后还是吃不了,就晒干、切碎,母亲在灯下,用一个很大的坛子,把它一层层地叠起来,可以一直吃到来年种秧草的时候。秧草·历史渊源秧草,原产印度,公元前119年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时把苜蓿种子带回长安试种,在中国至今有21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书﹒西域传》记载:‘汉使采苜蓿归,天子益种离宫别馆旁。’唐孟谓‘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据宋《山家清供苜蓿盘》中记载,秧草在唐代时就为宫廷菜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将苜蓿列入菜部,‘干食益人,可久食,利五脏……’。古人吃苜蓿的记载,在群芳谱中尤多,简直不胜备录。在寺庙里,素食也缺不了秧草的,玄学大师称之为“牧宿”。东坡善饮,秧草也是他的日常小蔬。上海更有悠久的习俗“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秧草合成的煎饼.秧草·营养价值阿拉伯语称苜蓿为(AL-FAL-FA),意即所有食物之父。秧草是民间自然野生膳菜,无虫害,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食物纤维、有益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较多,含有最丰富的维他命K,成分之高,贺乎一切蔬菜之上,其它如蛋白质、维他命A 、C、B含量也相当丰富,在叶菜中胡萝卜素含量最高 (2.6毫克/100克),高钾低钠(钾钠比为86:1),含铁甚丰(9.7毫克/100克),硒含量高(8.5微克/100克),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秧草·医药价值据癌病预防研究所研究,秧草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又能降血脂、抗凝血、防出血、清内热。它含有的植物皂素能和人体内的胆固醇结合,可促进排泄,从而大大降低胆固醇含量,保护动脉壁,对防治冠心病有功效。哺乳期妇女吃富含维生素K的秧草,可预防婴儿脑溢血,同时还是乌发的重要营养物.秧草的含糖量低,肥胖人吃了既可满足食欲、又能增加必要的营养,还能起到减肥作用.秧草也是糖尿病、心脏病患者的佳蔬。秧草·美 食上海菜馆有最负盛行的特色菜肴"生煸草头",就是炒秧草,色泽碧绿,柔软鲜嫩,清口解腻。秧草冷吃,也别有风味,其汁有清心沁脾之感,如果唇干舌燥,用以佐膳,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在扬中,秧草菜粥、秧草汤是农家户户日常的主食,做法简单,味道鲜美,在外久居还乡,喝一碗菜粥,是最舒心的事了。扬中还久负盛名“秧草烧河豚”,每到烟花三月,扬中群贤毕至、佳朋满座,有人冲着河豚而来,有人慕着秧草而至,秧草有两个用途:一是去油,二是解毒,喜晕者吃河豚,食素者吃秧草,各取所好。还有秧草烧带鱼、秧草烧鳜鱼、秧草烧河蚌等名肴,秧草虽是配菜,但味却鲜美绝伦。扬中·咸秧草扬中人对秧草怀着特殊的感情,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秧草是"救命草".由于季节性强,田里的秧草又总是吃不了,母亲们自发腌制的咸秧草,就成为扬中独具风格的特色小菜,一年到吃到头,或拌黄豆、或放花生米,或是蚕豆瓣,每家的口味都会不一样,关于秧草的记忆是伴随着母亲的白头发一天天地根植在扬中人的感情里的。其制作技法特别讲究:秧草不能晒得太干,可保持一定水分,按一定比例加盐,施以泡菜做法.这种腌制在陶罐里结结实实的咸秧草,由于隔绝空气,发酵后能产生多种氨基酸,故味道特别鲜美。耕作技术播报编辑(一)选地苜蓿适应性广,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的条件是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pH值为6.5-7.5,冬季温度-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mm,不宜种植在低洼及易积水的地里。轻度盐碱地上可以种植,但当土壤中盐分超过0.3%时要采取压盐措施。为了便于机械化运输及操作管理,尽量选择交通便利、大面积连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块。结合选地和整地预防草害 选择杂草少的地块种植苜蓿,如果是杂草繁多的生茬地,最好先种玉米等作物2~3年,经除草净地后再种植苜蓿。播种前预先深翻整地。深翻可将表层土壤中的大部分杂草籽深埋,使之不能发芽出土。另一方面,预先深翻、整地后,让地表杂草种子提前发芽。对土壤墒情好、多年生杂草占有比例大的地块,如果在苜蓿播种前再浅耕一次,可消灭已发芽的杂草。通过深翻和浅耕还可去除多年生杂草的地下根茎,减轻多年生杂草的危害。用腐熟后的农家肥作基肥,防止过腹草籽成活。(二)整地苜蓿种子小,苗期生长慢,易受杂草的危害,播前一定要精细整地。整地时间最好在夏季,深翻、深耙一次,将杂草翻入深层。秋播前如杂草多,还要再深翻一-次或旋耕一次,然后耙平,达到播种要求。播种深度与覆土 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是保苗的关健。一般土壤播种深度2~3厘米,在干旱条件下,则应深开沟,浅覆土,在水分不足的土壤以覆土0.5~1厘米为宜,在水分适宜时以0.3~0.5厘米为宜。注意镇压保墒,力求一次播种保全苗。苜蓿有根瘤,能为根部提供氮素营养,一般地力条件下不提倡施氮肥。据有关研究表明,苜蓿施磷肥后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且一次施足底肥和以后分期施肥效果基本一样。播前结合整地施有机肥2-3m2/亩、纯磷8-16kg/亩一次施人。由于苜蓿生长过程中茎叶带走大量的钾,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施些钾肥以维持高产,为了防止苗期杂草的发生,播前将48%的氟乐灵(100m1/亩)喷入土中,结合整地旋入5cm土中,有效期可达3-5个月。播种 苜蓿(一)选种选择适宜的良种是种好苜蓿成功的第一步。因为苜蓿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种后,少则利用2-3年,多则利用4-5年,一旦选错,几年受损。目前国内品种表现较好的有保定苜蓿、甘农l号杂花苜蓿、新疆大叶苜蓿、敖汉苜蓿、中苜l号耐盐苜蓿等。国外引进的比较好的有美国的皇后、WL323、WL320、安斯塔、百绿及日本的立若叶和北若叶苜蓿。国外引进的品种直立性好,利于机械化收割。结合种子生产、选种和播种控制草害建立种子基地,生产纯净种子。播种前精选种子,去除混有杂草的种子,或者与禾本科牧草轮作,可降低感染率。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苜蓿品种。因为适应性强的品种出苗后生长旺盛,在同杂草的竞争中可居于生长优势地位。调整播种期。①夏秋季适期晚播。7月下旬播种,使一同发芽的杂草在幼苗或幼株时期即被冻死,不能开花结实。这样就大大减少田间杂草的种子量,翌年杂草危害轻。②顶凌播种。苜蓿出苗早,地温6~10℃就可发芽出苗。而早春仅有野燕麦和蓼等少数早春型杂草可以发芽出土,大部分晚春型杂草发芽时,苜蓿已长高,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轻杂草危害。③避开雨季播种。少雨对苜蓿苗期生长有利,多雨则对杂草生长有利。避开雨季播种可以减少杂草危害。苜蓿条播,便于人工除草。(二)种子处理中国生产的种子有的杂质较多,品质不能保证,所以一定要清选,使净度90%以上、发芽率85%以上,纯度98%以上才行。播前种子最好进行丸衣化处理。按种子500kg 包衣材料150kg 粘合剂1.5kg 水75kg 钼酸铵1.5kg的配方进行,使种子在苗期不受病虫害、杂草等的危害,才能健壮生长。苜蓿种子硬实率约占10%~20%,新收的种子硬实率达25%~65%,经过秋冬贮藏后可以大为减少,随贮藏年限硬实率也逐渐减低,种子发芽力可维持10年以上。硬实种子的种皮细胞致密,不透水,直接播种不易吸水,发芽率很低,所以除晒种外,在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掺入1/6左右细沙,其沙粒与种子大小接近,在碾子上碾磨,擦伤种皮,促进种子吸水发芽。也可采用温水浸种,将种子放在50℃~60℃的温水中浸泡15~16分钟,然后晾干播种。(三)播种时间苜蓿的播种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很难一致。在土层薄、降雨少、无霜期短的干旱地区应在早春顶凌播种,即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佳,最迟不要超过6月上旬,否则不能安全越冬。有灌溉条件时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较好。种冬小麦的地区,苜蓿与冬小麦可同时播种。秋播苜蓿杂草危害小,但当年不能受益。北方一年两熟地区,一般采用秋播。土壤水分充足,温度适宜,杂草和病虫害较少。在陕西、河北、山西、山东、天津、北京地区,以秋播最好,播种期为8月10日至9月10日。太晚影响正常越冬。(四)播种方法及播种量主要分为条播、穴播、撒播3种。条播又分窄行条播和宽行条播,根据栽培目的、播种农具与地形条件等,选择不同方式。窄行条播,主要以产草为目的,多采用机械播种,一般行距15~20厘米,此法播种青草产量高,但产籽量低;宽行播种,一般采用畜力播种,行距40~50厘米,留种田或干旱地区多采用此种方式;穴播,种子少或以采种为目的时采用此法,让每个植株很充分发育、开花结荚、种子饱满、产籽量高;撒播,主要用于人工改良牧场、沟壑、河滩及公路两旁,其播种量一般比条播大2~3倍。大部分地区以条播为主,行距30cm,利于通风透光及田间管理。播种量一般为lkg/亩左右,采种田要少些,盐碱地可适当多些,播量过大苗细弱。播种深度是影响出苗好坏的关键,一般是播种过深,最佳深度为0.5—1cm。田间管理播报编辑(一)除草清除杂草是苜蓿田间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一-是在幼苗期,另一则是在夏季收割后,由于这两个时期苜蓿生长势较弱,受杂草危害较为严重,特别是夏季收割后,水热同步杂草生长快,不论采取什么方法,一定要做到及时规范。选择除草剂要慎重,以免造成牲畜中毒。中耕除草 ,在生产实践中,播种当年的苜蓿田杂草危害最重。因为苜蓿出苗后有4周左右时间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而这段时间正是杂草大量发芽出土阶段,出土后在充分的光照和营养条件下,得以迅速生长,在田内很快占据了优势地位。其次是越冬苜蓿第一茬草收割后,苜蓿分枝缓苗阶段正值6月上旬左右,稗草、马唐、藜、苋、蓼等杂草已出齐苗,水热同步,杂草生长迅速。所以在苜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抓住农时,搞好中耕除草,可以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一般进行两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出苗后15天左右进行,下锄不宜过深。第二次在出苗后30天左右,下锄稍深些。苗眼中的草要用手拔除。每次锄草后要中耕培土。第一次宜浅,第二次宜深些。第二年返青后最好也进行两次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不仅防除杂草效果好,而且还能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促进苜蓿生长发育。(二)灌水与排水苜蓿耗水量大,每生产lkg干物质需水800L。在冬前、返青后、干旱时要浇水。滨海、低注地要注意雨季排水,水淹24h苜蓿会死亡。(三)病虫存防治苜蓿生育期间遇到病虫害时一定要及时防治,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用杀螟松、乐果、氰戊菊酯等喷雾,防治害虫、如发生锈病、褐斑病、霜霉病,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收割播报编辑(一)收割时期一般在始花期,也就是开花达到1/10时开始收割,最晚不能超过盛花期。(二)收割次数及留茬高度苜蓿为多年生植物,再生性强,每年可收割3-4次,最后一次收割不要太晚,否则影响养分积累,不利于安全越冬。一般收割后要留出40-50天 的生长期。留茬高度以5cm为宜。苜蓿一般在开花初期,即开花率达10%~30%时收割为适宜,此时产量高、草质好。收割太早产量低,过迟茎秆木质化和落叶降低品质。苜蓿播种当年一般可收割1~2次,二年后每年可收割3~4次。干旱地区播种当年生长量小,一般不能收割。(三)适时收割加强管理在杂草开花结实前适时收割,对阔叶杂草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对生长速度快的禾本科杂草,刈割后在杂草2~3片叶时,用禾本科除草剂喷洒,效果很好。在杂草结籽前及早清除田边地头及沟、渠、壕边的杂草,减少田间杂草种源。严格控制氮肥的施入量,氮、磷、钾的配比为1:5:5。过多使用氮肥可造成苜蓿的营养比例失调,降低竞争力。同时氮肥可促进杂草生长。外调种子时严格进行植物检疫,防止杂草种子传入非发生区。种类播报编辑苜蓿种类最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中国产的苜蓿,主要有三种:第一是紫苜蓿,茎长约六公寸,直立,开紫花荚豆转弯曲。第二是黄苜蓿,茎不直立,匍匐地上,开黄色花,叶状如镰。这两种都产於北方各省。第三种是野苜蓿,俗名草头,又名金花菜,茎卧地,每一细茎,上有三小叶,中国长江下游有野生和栽植作为食用的。苜蓿每一根细茎上面,有叶三齿,如倒心形,先端稍圆或凹入上部有锯齿,叶的表面呈浓绿色,茎梗极短,吃的时候,以叶为主,在江浙两省生产特多,每逢上市季节,家家户户都把它当作家常蔬菜。古人吃苜蓿的记载,在群芳谱中记载尤多,简直是不胜备录。唐孟说食疗本草论苜蓿谓∶「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热毒。用途播报编辑苜蓿防出血:一切出血症候,如鼻血、龈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宫出血、肛门出血。新药每用维他命K,认为是有凝结血管功能的疗法。其实维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丰富的,就是“苜蓿”。由苜蓿来作为预防出血症候,实验的结果认为收效很高,对各种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肠出血,都能获得预防的效果。苜蓿清内热:苜蓿是清凉性的蔬菜,进食之后,确能消除内火,尤其在燥烈季节,用以佐膳,功效显著,更胜於西洋菜。苜蓿经油炒后,乘热进食,味极鲜洁。冷却后,进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节,如果觉得唇乾舌燥,用以佐膳,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苜蓿的嫩叶,是我们理想的蔬菜,因为极富营养,在绿叶蔬菜中,它的维他命K的含量最高,特别是维他命A含量和胡萝卜相差极微,维他命C超过白萝卜二三倍以上,这些营养成分都超过菠菜。市场分析播报编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牧草之王”的苜蓿,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紫花苜蓿生产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北方省(区)农村经济中的新型支柱产业。苜蓿营养价值高。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其营养价值相当于豆类作物。苜蓿市场潜力大。国外发达国家都把苜蓿列为配合饲料的原料,国际市场上苜蓿的交易量很大。在中国,苜蓿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无论从节约粮食,还是从提高配合饲料营养成份、降低生产成本考虑,生产优质紫花苜蓿均是未来饲料工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据分析,现阶段中国紫花苜蓿的产量仅占未来需求总量的5%,如此巨大的市场容量存在着无限商机。相关诗词播报编辑苜蓿你还好吗?文 / 唐古拉山风语者模样想必比我老吧?我本来就比你小,女人,尤其是农村的女人,又容易显老。我始终不知道,你现在的家在哪里。你出嫁的时候,我在外地学习。还那么倔强吗?想哭的时候就哭出来吧。就象那天傍晚,在葡萄架下。我早已明白,那是我的不对。你给我的那些泪水,至今还藏在心底。你知道吗,我奶奶去世两年了,你说你最喜欢她。我一直想问,她是不是那时候,你常来看我的借口。故乡其实很远,世界其实很大,十多年里,我遇见的人儿千千万,却始终没有你的消息。你就是象那如今寻遍天涯当时满田满坝的苜蓿花参考文献播报编辑《苜蓿栽培与利用》作者:庄文发主编 出版社:农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3-1 字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苜蓿(豆科苜蓿属植物)_百度百科
科苜蓿属植物)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苜蓿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3个义项)展开添加义项苜蓿[mù xu]播报讨论上传视频豆科苜蓿属植物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苜蓿(学名:Medicago sativa L.)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直立、丛生或匍匐,呈四棱形,多分枝;托叶较大,卵状披针形,小叶片呈倒卵状长圆形;花朵是成族状的总状花序;花梗呈尊钟状,花冠紫色花;果实螺旋形,熟时呈棕褐色;种子小而平滑,呈黄色或棕色。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生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3])中文名苜蓿拉丁学名Medicago sativa L. [2]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豆目科豆科 [1]属苜蓿属 [1]种苜蓿亚 纲蔷薇亚纲超 目蔷薇超目目录1植物学史2形态特征3近种区别4产地生境5育植技术▪选地▪整地6播种▪除草▪灌水排水7病虫防治8主要价值▪食用▪药用▪观赏9毒性10食物营养成分植物学史播报编辑苜蓿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原地区,它是在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两汉时期,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西汉的张骞分别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苜蓿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传入中原地区的。金花菜的原名就是苜蓿,属豆科植物。见载于陶弘景《名医别录》。各地有野生,亦有栽培。江苏苏州等地将其嫩苗腌作菜蔬,叫金花菜。苜蓿形态特征播报编辑多年生草本;株高0.3-1米;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叶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大,卵状披针形;叶柄比小叶短;小叶长卵形、倒长卵形或线状卵形,等大,或顶生小叶稍大,长1-4厘米,边缘1/3以上具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柔毛,侧脉8-10对;顶生小叶柄比侧生小叶柄稍长;花序总状或头状,长1-2.5厘米,具5-10花;花序梗比叶长;苞片线状锥形,比花梗长或等长;花长0.6-1.2厘米;花梗长约2毫米;花萼钟形,萼齿比萼筒长;花冠淡黄、深蓝或暗紫色,花瓣均具长瓣柄,旗瓣长圆形,明显长于翼瓣和龙骨瓣,龙骨瓣稍短于翼瓣;子房线形,具柔毛,花柱短宽,柱头点状,胚珠多数;荚果螺旋状,紧卷2-6圈,中央无孔或近无孔,径5-9毫米,脉纹细,不清晰,有10-20种子;种子卵圆形,平滑;花期5-7月,果期6-8月。 [1]近种区别播报编辑苜蓿紫苜蓿花果花冠淡黄、深蓝或暗紫色花冠各色:淡黄、深蓝至暗紫色图片苜蓿紫苜蓿产地生境播报编辑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欧亚大陆和世界;生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 [1]育植技术播报编辑选地苜蓿适应性广,可以在各种地形、土壤中生长。但最适宜的条件是土质松软的沙质壤土,pH值为6.5-7.5,冬季温度-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mm,不宜种植在低洼及易积水的地里。轻度盐碱地上可以种植,但当土壤中盐分超过0.3%时要采取压盐措施。为了便于机械化运输及操作管理,尽量选择交通便利、大面积连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块。整地苜蓿种子小,苗期生长慢,易受杂草的危害,播前一定要精细整地。整地时间最好在夏季,深翻、深耙一次,将杂草翻入深层。秋播前如杂草多,还要再深翻一-次或旋耕一次,然后耙平,达到播种要求。苜蓿有根瘤,能为根部提供氮素营养,一般地力条件下不提倡施氮肥。据有关研究表明,苜蓿施磷肥后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且一次施足底肥和以后分期施肥效果基本一样。播前结合整地施有机肥2-3m2/亩、纯磷8-16kg/亩一次施入。由于苜蓿生长过程中茎叶带走大量的钾,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施些钾肥以维持高产,为了防止苗期杂草的发生,播前将48%的氟乐灵(100m1/亩)喷入土中,结合整地旋入5cm土中,有效期可达3-5个月。播种播报编辑选种:选择适宜的良种是种好苜蓿成功的第一步。因为苜蓿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种后,少则利用2-3年,多则利用4-5年,一旦选错,几年受损。国内品种表现较好的有保定苜蓿、甘农l号杂花苜蓿、新疆大叶苜蓿、敖汉苜蓿、中苜l号耐盐苜蓿等。国外引进的比较好的有美国的皇后、WL323.WL320.安斯塔、百绿及日本的立若叶和北若叶苜蓿。国外引进的品种直立性好,利于机械化收割。种子处理:国内生产的种子有的杂质较多,品质不能保证,所以一定要清选,使净度90%以上、发芽率85%以上,纯度98%以上才行。播前种子最好进行丸衣化处理。按种子500kg+包衣材料150kg+粘合剂1.5kg+水75kg+钼酸铵1.5kg的配方进行,使种子在苗期不受病虫害、杂草等的危害,才能健壮生长。播种时间:北方一年两熟地区,一般采用秋播。土壤水分充足,温度适宜,杂草和病虫害较少。在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地区,以秋播最好,播种期为8月10日至9月10日。太晚影响正常越冬。播种方法及播种量:大部分地区以条播为主,行距30cm,利于通风透光及田间管理。播种量一般为1千克/亩左右,采种田要少些,盐碱地可适当多些,播量过大苗细弱。播种深度是影响出苗好坏的关键,一般是播种过深,最佳深度为0.5-1cm。除草清除杂草是苜蓿田间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一-是在幼苗期,另一则是在夏季收割后,由于这两个时期苜蓿生长势较弱,受杂草危害较为严重,特别是夏季收割后,水热同步杂草生长快,不论采取什么方法,一定要做到及时规范。选择除草剂要慎重,以免造成牲畜中毒。灌水排水苜蓿耗水量大,每生产1千克干物质需水800L。在冬前、返青后、干旱时要浇水。滨海、低注地要注意雨季排水,水淹24小时苜蓿会死亡。病虫防治播报编辑苜蓿生育期间遇到病虫害时一定要及时防治,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用杀螟松、乐果、氰戊菊酯等喷雾,防治害虫、如发生锈病、褐斑病、霜霉病,用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防治。我国苜蓿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锈病、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夏季黑茎病、黑茎和叶斑病、黄斑病和轮斑病等8种。其中以锈病分布最为广泛,发生于我国13个区,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其次为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等。在进行苜蓿生产时,对上述病害应给予充分注意 苜蓿病害综合防治 在苜蓿病害综合防治体系中,农药的应用十分有限。所以苜蓿病害的防治更加注重于“防”,更加依赖于农牧措施。包括整地(区域、地点、前作、种床、肥力)、播种(品种、种子质量、种子处理单播、混播、播期、播量、播深)、田间管理(肥料、水分、杂草、病害监测、虫害监测、田间建植、残茬)、利用与收获(刈割、放牧、收种、利用方式、利用时机、利用顺序)、储藏(温度、湿度、氧气、药剂)的全过程。就如所有的作物一样,苜蓿也会受恶劣气候、疾病及昆虫之害,其中为害最烈的包括冻害、细菌性萎蔫病、苜蓿叶象、蚱蜢、苜蓿斑翅蚜及叶蝉等。在潮湿或灌溉地区,生长3年以上的苜蓿群丛常常为土壤中的萎蔫病病原体植物单胞苜(Phytomonas insidiosum)所侵染,因而变得稀疏。主要价值播报编辑食用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 [1]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我国苜蓿的种植面积约133万hm^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为了更科学地种植苜蓿,提高苜蓿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现将苜蓿耕作与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苜蓿的初生根能深入地下。植株生长20年以上时,若底土多孔则主根可深达15公尺(50尺)以上,因此苜蓿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极强。生长2个月时籽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5个月时达180公分(6尺)。常见这种情况:新栽种的苜蓿能耐受严重的夏天干旱而其它根系较浅、分支较多的豆科植物因不耐干旱而死亡。苜蓿茎枝收割后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茎,因此每个生长季节内可收割干草1次至13次之多。可收割的次数及每个生长季节的总产量主要决定于生长季节的长度、对土壤的适应性, 阳光是否充足,尤其是生长季节降雨及灌溉的数量和分布。绿叶的苜蓿干草营养丰富,为牲畜所爱食,含约16%的蛋白质及8%的矿物质,又富含维生素A、E、D及K。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质、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E及铁等多种微量营养素,不仅可用于家畜饲养,也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人们主要食用苜蓿早春返青时的幼芽,苜蓿芽营养成分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且仅有很少的糖类,热量非常低,是一种上佳的高纤维低热量食物。药用【苜蓿防出血】:一切出血症候,如鼻血、龈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宫出血、肛门出血。新药每用维他命K,认为是有凝结血管功能的疗法。其实维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丰富的,就是“苜蓿”。由苜蓿来作为预防出血症候,实验的结果认为收效很高,对各种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肠出血,都能获得预防的效果。苜蓿的吃法,当然以新鲜为最佳,而且味亦隽美,因为新鲜的苜蓿,四季皆有,即使在寒冷季节,亦有出产,不过由于气候和土地的关系,有时产品极嫩,有时极老,患者不妨常用此佐膳,可以防止出血。用盐渍制的“腌金花菜”,功效相等。【苜蓿清内热】:苜蓿是清凉性的蔬菜,进食之后,确能消除内火,尤其在燥烈季节,用以佐膳,功效显著,更胜于西洋菜。苜蓿经油炒后,乘热进食,味极鲜洁。冷却后,进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节,如果觉得唇干舌燥,用以佐膳,是维护健康的上品菜肴。观赏苜蓿除了用于饲养牲畜之外,还可以作为水土保持和护坡植物,园林上多作为盐碱地、贫瘠土地的绿化草种和景观野花用草种。毒性播报编辑苜蓿芽(alfalfa sprouts,紫色苜蓿的芽)虽然很有营养,但含天然有毒成分,是刀豆氨基酸(L-Canavanine sulfate),即有毒碱性氨基酸,可能引起哺乳动物的自体免疫疾病,使具免疫系统丧失调节机能,误将自己体内的细胞当成抗原,而产生抗体来对抗,毁坏自己身体产生疾病。猴子长期误食苜蓿芽或苜蓿芽种子后,会发生类似全身性红斑性狼疮(SLE)的血液学及血清学变化。 可能与苜蓿芽所含刀豆氨基酸有关。刀豆氨基酸可能引起身体内免疫T细胞的异常作用,导致一连串的免疫异常反应,发生全身性红斑性狼疮的病变。因此,正常人长期大量生食苜蓿芽或苜蓿芽种子,要留心是否红斑性狼疮病变的症状出现。红斑性狼疮的病患者,要避免食用苜蓿芽。苜蓿可使猴子发病,也可能使SLE病人的病情恶化。摄食苜蓿芽大量后,可能会破坏人类各种血球细胞,减少各种血球数,如贫血或自血球稀少、血小板稀少。病患因此容易感染,且易出血等症状。有些可能有关节痛、光敏感的反应,应该停止食用后,即可复原。食物营养成分播报编辑食物名称苜蓿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能量64 千卡蛋白质3.9 g脂肪1 g碳水化合物10.9 g不溶性膳食纤维2.1 g钠6 mg镁61 mg磷78 mg钾497 mg钙713 mg锰0.79 mg铁9.7 mg锌2.01 mg硒8.5 μg维生素A440 μg维生素B1(硫胺素)0.1 mg维生素B2(核黄素)0.73 mg烟酸(烟酰胺)2.2 mg维生素C(抗坏血酸)118 mg展开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南苜蓿、草头、金花菜,上海人的至爱| 果壳 科技有意思
南苜蓿、草头、金花菜,上海人的至爱| 果壳 科技有意思
首页科学人物种日历吃货研究所美丽也是技术活物种日历1961字需用时 03:55南苜蓿、草头、金花菜,上海人的至爱顾有容围观众餐桌上的什么东西能让你感到尴尬?那些从菜名上完全看不出原材料是什么物种的菜。顾有容围观众比如说?草头圈子。顾有容好端端的干嘛用黑话写菜单的分隔线第一次吃到这道菜是2004年在猫扑植物联盟魔都分舵的聚会上。作为一个外地人,我当时完全是懵逼的。圈子还好说,菜上桌了自然明白;可是草头——这个名词的不走心程度继西洋菜之后再度突破我的下限——它究竟是什么草的头?面对基友的这个问题,我战战兢兢地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好的,考题上来了。图片:laozhengxing-sh.com要知道(严肃脸),对分类学家来说,味道和口感也是重要的分类依据,不信可以去看华莱士的《马来群岛自然考察记》,比你们普通吃货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吃进来的这一口草头,有叶醇(不知道啥是叶醇的去看史军老师的荠菜)的清香混合着几种游离氨基酸的鲜甜,隐约还能尝到一点皂甙类化合物的味道(此处系装逼),应该是豆科的植物。图中并非正确的品尝方法。图片:马来群岛自然考察记在碟子里把一根草头仔细地展开,嗯,三小叶复叶,小叶有比较长的柄,倒卵形,先端微凹。“应该是苜蓿属的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 var. vulgaris),又叫金花菜。”我抬头说道,大家随即附和,我遂擦了一下之前冒出的冷汗。南苜蓿的花序和叶子。图片:wiki commons可恨总有那不晓事的人追问:“苜蓿不就是三叶草吗?”“不不不,三叶草(白车轴草 Trifolium repens)的小叶是倒心形的,比这个宽得多但是小叶柄很短;另外三叶草的叶子上有白色的V字形花纹。英文里说的clover是后者,翻译成苜蓿是不对的。也就是说代表幸运的是四叶三叶草,不是四叶苜蓿。”“原来如此!不过这个也有四片小叶的吧?我们来找找看!”餐桌上遂洋溢着欢快的气氛,而我的味道分类学则再一次过关了。白车轴草的花序是白色的,和南苜蓿不同。图片:flowers.la.coocan.jp其实苜蓿属对当时的我来说算是送分题。那会儿我刚硕士毕业,做的就是苜蓿种质资源的工作,认清这个属的物种还是没问题的。不过列位看官一定也看出来了,我的工作实在很粗浅,连草头指的是南苜蓿都不知道——但这也不能怪我,我的论文是在云南做的,云南人民不吃草头(甩锅跑)。尽管没人吃(或者有人吃而我不知道,十分惭愧,毕竟只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云南还是有南苜蓿分布的,这是一个遍及全国的本土野生种。与之对应,我当时研究的紫花苜蓿(M. sativa)虽然也到处都有,却是一个外来货。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原产西亚到地中海沿岸,据传最早是伊朗人驯化了它。紫花苜蓿于汉朝传入中国,陆机《与弟书》提到:“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苜蓿归。”《汉书·西域传》也有记载:“罽宾(西域国名,具体地点不知,大概在阿富汗到克什米尔地区之间)有苜蓿。”“大宛马,武帝时得其马。汉使采苜蓿种归,天子益种离宫别馆旁。”当时苜蓿是被当做马饲料引进的,也被当做观赏植物。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写道:“乐游苑自生玫瑰树,下多苜蓿。苜蓿,一名‘怀风’,时人或谓‘光风’;光风在其间,常肃然自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紫花苜蓿是多年生植物,所以“种者一劳永逸”。关于苜蓿名字的来历,李时珍说:“苜蓿,郭璞作牧宿。谓其宿根自生,可饲牧牛马也。又罗愿《尔雅翼》作木粟,言其米可炊饭也。”紫花苜蓿的花,就像名字里提到的那样,紫色的。图片:wiki commons苜蓿属的植物都是很好的牧草,紫花苜蓿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种,因为蛋白质含量高,牲口吃了能长肉。我当年的工作是调查云南省野生的紫花苜蓿种质资源,地点是滇西北迪庆州的澜沧江和金沙江河谷。那是我第一次高原野外工作,在回忆里是一趟充满奇幻感觉的旅程,比如说从炎热的干旱河谷里抬起头来,看到云隙中的卡瓦格博。滇藏线我后来走了很多次,但初次的感触没有复现过。当地的紫花苜蓿来历成谜,由于分布区跟其他地域有高山大河隔离,所以一定是人带去的。德钦维西等县曾经是传教士的活动区域,离采样点不远的茨中就有著名的天主教堂,所以有个猜测是传教士带来了苜蓿,这个观点还被我写进了毕业论文。不过后来我阅历渐丰,在西部从北到南的若干条干旱河谷里都发现过野生的紫花苜蓿,而且这一路的各种少数民族对它的称呼发音都类似“木粟”,说明它更可能是沿着茶马古道从关中和蜀地传播过来的。卡瓦格博,梅里雪山的主峰。图片:wiki commons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把紫花苜蓿和南苜蓿搞混了。他先说了苜蓿由张骞带回,接着却又说“入夏及秋,开细黄花。结小荚圆扁,旋转有刺,数荚累累,老则黑色”,这是南苜蓿的特征。这两种苜蓿都能做蔬菜吃,北方主主要吃紫花苜蓿,陶弘景说,“北人甚重之。江南不甚食之,以无味故也。”然而过了两千年,南苜蓿已然成了江南人餐桌上的恩物。要是听说这东西本来是饲料,魔都群众一定跟你急眼,人都不够吃还拿来喂牛,侬阿是寻我开心?南苜蓿看上去颇有些扎手的果荚。图片:flore.aveyron.free.fr大包邮区人民对蔬菜的时令非常敏感,什么时候吃什么菜几乎成了定例。草头过去只有一年中很短的时间上市,如今有了温室大棚,整年都能吃到了,有人就抱怨味道不如从前——要我说这就是矫情。草头虽然荤素皆宜,但在草头圈子里不免沦为猪直肠的配角,还是生煸草头最能体现它的本味。也不难做,清油宜多,大火快炒,略洒薄盐,临起锅喷一大勺白酒——用勺子就可以,不是让你用嘴喷!忘了是哪位美食家写过,过去讲究的饭馆厨子,会计算灶台到不同餐桌的距离来控制生煸草头的火候,以保证上桌时口感一致。对这种做作的馆子我只想说,去吃的时候叫上我。物种日历每天一个物种,好吃的灵魂终会相遇。微信号:guokrpac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日历娘今日头像豆科 贝利氏相思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The End发布于2016-03-16,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举报这篇文章物种日历收录文章...篇关注公众号科技有意思 · 果壳走着瞧关于果壳联系我们电话+86 010-85805342邮箱service@guokr.com更多联系方式关注我们©果壳网·京ICP备09043258号·京网文[2018] 6282-492号·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0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713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okr.com·举报电话:1731059360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未成年人专项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专项举报热线:15313123670·萃取-pensieve
南苜蓿 - 搜狗百科
- 搜狗百科南苜蓿(学名:Medicago polymorpha)为豆科苜蓿属下的一个种。网页微信知乎图片视频医疗汉语问问百科更多»登录帮助首页任务任务中心公益百科积分商城个人中心添加义项南苜蓿是一个多义词,您可以选择查看以下义项(共2个义项):豆科苜蓿属植物中药材南苜蓿编辑词条添加义项同义词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豆科苜蓿属植物南苜蓿(学名:Medicago polymorpha)为豆科苜蓿属下的一个种。中文学名南苜蓿展开拉丁学名Medicago polymorpha L.展开别称刺苜蓿、刺荚苜蓿、黄花苜蓿、金花菜、母齐头、黄花草子展开亚科蝶形花亚科展开族车轴草族展开属苜蓿属展开种南苜蓿展开命名者及年代L.,1753展开目蔷薇目展开亚目蔷薇亚目展开科豆科 展开界植物界展开门被子植物门展开纲双子叶植物纲展开亚纲原始花被亚纲展开展开参考资料:1. 南苜蓿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2. 南苜蓿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引用日期2013-01-15]词条标签:观赏型植物自然生物物种植物中药免责声明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词条信息词条浏览:34278次最近更新:20.05.14编辑次数:11次创建者:艺翔突出贡献者:新手指引了解百科编辑规范用户体系商城兑换问题解答关于审核关于编辑关于创建常见问题意见反馈及投诉举报与质疑举报非法用户未通过申诉反馈侵权信息对外合作邮件合作任务领取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词条编辑词条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投诉登录企业推广免责声明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编辑帮助意见反馈及投诉© SOGOU.COM 京ICP备110018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苜蓿 - 搜狗百科
搜狗百科苜蓿(mù xu)(拉丁学名:Medicago sativa L.),别名紫苜蓿,豆目豆科苜蓿属植物。[1] 苜蓿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茎粗壮发达,羽状三出复叶,苞片线状锥形,花冠有淡黄、深蓝、暗紫色等,花瓣均具长瓣柄,荚果螺旋状紧卷,种子卵形,平滑,黄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2]网页微信知乎图片视频医疗汉语问问百科更多»登录帮助首页任务任务中心公益百科积分商城个人中心添加义项苜蓿是一个多义词,您可以选择查看以下义项(共2个义项):豆科苜蓿属植物中药苜蓿编辑词条添加义项同义词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豆科苜蓿属植物苜蓿(mù xu)(拉丁学名:Medicago sativa L.),别名紫苜蓿,豆目豆科苜蓿属植物。[1]苜蓿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茎粗壮发达,羽状三出复叶,苞片线状锥形,花冠有淡黄、深蓝、暗紫色等,花瓣均具长瓣柄,荚果螺旋状紧卷,种子卵形,平滑,黄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2]中文学名苜蓿展开界植物界展开纲双子叶植物纲展开科豆科[4]展开株高30-100cm展开誉称牧草之王展开域真核域[5]展开族车轴草族展开分布区域地中海、西南亚、中亚、非洲展开常见病锈病、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夏季黑茎病展开拉丁学名Medicago sativa Linn展开门被子植物门展开目豆目[3]展开种苜宿草展开价值成分蛋白质、维生素K展开属苜蓿属展开亚纲蔷薇亚纲[5]展开组紫苜蓿组展开习性草本植物,耐干旱展开亚科蝶形花[4]展开展开参考资料:1. 苜蓿 Medicago sativa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5]2. 苜蓿 Medicago sativa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5]3.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引用日期2022-02-21]4. 苜蓿属 Medicago|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5-16]5. Medicago sativa 苜蓿自然标本馆[引用日期2022-02-15]6. 俗名:苜蓿植物智[引用日期2022-02-21]7. 科学网—“中天1号”紫花苜蓿凭“空”而生科学网[引用日期2021-12-26]词条标签:植物免责声明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词条信息词条浏览:348039次最近更新:23.08.04编辑次数:46次创建者:▁℡嘘,别哭突出贡献者:新手指引了解百科编辑规范用户体系商城兑换问题解答关于审核关于编辑关于创建常见问题意见反馈及投诉举报与质疑举报非法用户未通过申诉反馈侵权信息对外合作邮件合作任务领取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词条编辑词条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投诉登录企业推广免责声明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编辑帮助意见反馈及投诉© SOGOU.COM 京ICP备110018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南苜蓿 Medicago polymorph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南苜蓿 Medicago polymorph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主 页(current)百 科(current) 图 库 中国植物图像库 ❤️我的收藏 + 上传图片 展览温室VR全景 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FRPS) Flora of China(FOC) Flora of Pan-Himalayas (FLPH) 标 本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 CVH 秦仁昌模式标本照片集 专 题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中国濒危保护植物 中国经济资源植物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 中国归化植物 植物名称校对 在线识图 APP AiPlant 花伴侣 APP 花伴侣专业版(植物智) iSpecimen 标本伴侣 iGrass 晓草 APP 野保通APP 关 于(current)
识图中……
南苜蓿(nán mù xu)
PPBCCVHColTPLIPNICFHCUBGGBIFiDigBioEOLBHLWFOPOWOBingBaidu生物志库
Medicago polymorpha
俗名:金花菜、黄花草子异名:Medicago apiculata Medicago denticulata Medicago lappacea Medicago hispida Medicago nigra Medicago hispida var. denticulata Medicago polymorpha var. hispida Medicago polymorpha var. denticulata Medicago polymorpha f. apiculata Medicago nigra var. denticulata Medicago nigra var. apiculata Medicago hispida var. apiculata
植物百科名称分类植物志植物图片植物标本物种分布
植物百科
物种名片物种保护分类信息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功用价值DNA序列
微百科
扫一扫
南苜蓿物种保护分类信息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功用价值DNA序列
分类树
植物标本
名称分类
Sp2000 CN(2022)
植物志
中国植物志 (FRPS)
Flora of China (FOC)
FOC 中文翻译版
中国高等植物 (HPC)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ISC)
物种分布
物种县级分布
标本区县分布图
标本分布热力图
图库照片分布图
数据加载中……
物种保护
物种保护
iPlant.cn 植物智——中国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 2009-2023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16067583号-9
南苜蓿 - 搜狗百科
- 搜狗百科南苜蓿,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 Gaertn.的全草或根。南苜蓿分布于秦岭南坡和大巴山区。具有清热凉血,利湿退黄,通淋排石,生津之功效。常用于热病烦渴,黄疸,痢疾泄泻,石淋,肠风下血,浮肿。网页微信知乎图片视频医疗汉语问问百科更多»登录帮助首页任务任务中心公益百科积分商城个人中心添加义项南苜蓿是一个多义词,您可以选择查看以下义项(共2个义项):豆科苜蓿属植物中药材南苜蓿编辑词条添加义项同义词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中药材南苜蓿,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 Gaertn.的全草或根。南苜蓿分布于秦岭南坡和大巴山区。具有清热凉血,利湿退黄,通淋排石,生津之功效。常用于热病烦渴,黄疸,痢疾泄泻,石淋,肠风下血,浮肿。中文学名南苜蓿展开别称刺苜蓿、母齐头、草头、黄花草子、金花菜展开界植物界展开纲双子叶植物纲展开分布区域秦岭南坡、大巴山区展开目蔷薇目展开科豆科展开属苜蓿属展开种南苜蓿展开采收时间夏季采收全草,秋季挖根展开免责声明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词条信息词条浏览:1290次最近更新:22.06.08编辑次数:3次创建者:む封芯瑣爱‰突出贡献者:新手指引了解百科编辑规范用户体系商城兑换问题解答关于审核关于编辑关于创建常见问题意见反馈及投诉举报与质疑举报非法用户未通过申诉反馈侵权信息对外合作邮件合作任务领取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词条编辑词条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投诉登录企业推广免责声明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编辑帮助意见反馈及投诉© SOGOU.COM 京ICP备110018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植物志库|物种详情|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
植物志库|物种详情|南苜蓿|Medicago hispida
首页
产品群
植物
动物
藻类
菌物
海洋生物
术语库
生物农林文库
服务
资讯
物种检索
智能检索表
分类树
分布图
···
图库
索引
中文名索引
学名索引
登录
|
注册
|
注销
|
登录
中文
中文
English
首页
物种检索
分类树
智能检索表
分布图
图库
索引
中文名索引
学名索引
其他库
技术方法库
生命科学知识库
术语库
学者库
网站信息
购买产品
服务
资讯
意见反馈
登录
注册
注销
登录
javascript:void(0);
南苜蓿
当前位置:
中国生物志库·植物 >
南苜蓿
系统位置:
中国维管植物科属志
中国维管植物生命之树
中国植物志
其他来源
南苜蓿 中国植物志
南苜蓿 中国高等植物彩色图鉴
南苜蓿 Flora of China
南苜蓿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外部链接
Medicago hispida EOL
Medicago hispida The Plant List TPL
Medicago hispida POWO
Medicago hispida PPGR
相关文章
生态网络关系
南苜蓿
Medicago hispida
收藏
取消收藏
导出引文
纠错
荐购
母齐头,草头,黄花草子
来源图书: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第二册
来源层级:
豆科
/
苜蓿属
/
南苜蓿
错误反馈
*标题
请填写问题标题
邮箱
请填写正确的邮箱
手机号
请填写正确的手机号
*描述
请对问题进行详细描述
取消
提交
推荐采购
*推荐人
请填写推荐人
*机构部门
请填写机构部门
*联系方式
请填写联系方式
推荐理由
请填写推荐理由
取消
提交
技术支持:010-64014357
专业指导:010-64036160
邮箱:elib@mail.sciencep.com
地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友情链接: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版权所有 ©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28887号-19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272号
温馨提示:
关闭
引文×
南苜蓿//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第二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