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以太坊imtoken钱包下载手机版|web2.0

作者: 百度以太坊imtoken钱包下载手机版
2024-03-07 21:57:49

web2.0_百度百科

.0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web2.0播报讨论上传视频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Web2.0是相对于Web1.0的新的时代。指的是一个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为了区别传统由网站雇员主导生成的内容而定义为第二代互联网,web2.0是一个新的时代。 [1]抛开纷繁芜杂的Web 2.0现象,进而将其放到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视野下来看,Web 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中文名web2.0涵    义互联网2代又    称第二代互联网适    用互联网目录1含义2历史3特点4技术5原则▪互联网平台▪集体智慧▪数据▪软件周期▪编程模型▪用户体验6设计▪用户价值▪网络效应▪权力保留▪合作▪软件▪开发平台7应用8影响▪社会影响▪商业影响含义播报编辑“Web2.0”对应的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不再只是内容接收方,可以在线阅读、点评、制造内容,成为内容的提供方,还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沟通。提供服务的网络平台成为中心和主导,聚集起海量网络数据。 [8]历史播报编辑web2.02001年秋天互联网公司(dot-com)泡沫的破灭是互联网的一个转折点。许多人断定互联网被过分炒作,事实上网络泡沫和相继而来的股市大衰退看起来像是所有技术革命的共同特征。股市大衰退通常标志着蒸蒸日上的技术已经开始占领中央舞台。假冒者被驱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们的力量,同时人们开始理解了是什么将一个故事同另外一个区分开来。“Web 2.0”的概念2004年始于出版社经营者O'Reilly和Media Live International之间的一场头脑风暴论坛。身为互联网先驱和O'Reilly副总裁,Dale Dougherty指出,伴随着令人激动的新程序和新网站间惊人的规律性,互联网不仅远没有“崩溃”,甚至比以往更重要。更进一步说,那些得以活过泡沫破裂的公司之间似乎拥有某种相同点。难道是互联网泡沫破裂标志着互联网的一个转折点,因而导致了诸如“Web 2.0”这种运动?我们同意这种说法,“Web 2.0”的概念由此诞生了。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在那个会议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Web 2.0”一词已经深入人心,从Google上可以搜索到4.7亿以上的链接。但是,至今关于Web 2.0的含义仍存在极大的分歧,一些人将Web 2.0贬低为毫无意义的一个行销炒作口号,而其他一些人则将之理解为一种新的传统理念 [2]。在我们当初的头脑风暴中,我们已经用一些例子进行展示,公式化地表达了我们对Web 2.0的理解:Web 1.0Web 2.01DoubleClickGoogle AdSense2OfotoFlickr3AkamaiBitTorrent4Napster5大英百科全书在线(Britannica Online)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6个人网站博客(blogging)7eviteEVDB8域名投机搜索引擎优化9屏幕抓取(screen scraping)网络服务(web services)10发布参与11内容管理系统维基12目录(分类)标签(“分众分类”,folksonomy)13粘性聚合web2.0这个列表还会不断继续下去。但是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认定一个应用程序或一种方式作为所谓“Web 1.0”,而把另外一个叫做“Web 2.0”呢?(这个问题尤为紧迫,因为Web2.0的观念已经传播的如此广泛,以至于很多公司正在将这个词加到他们的行销炒作中,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同时这个问题也尤为困难,因为许多嗜好口号的创业公司显然不是Web 2.0,而一些我们认为是Web 2.0的应用程序,例如Napster和BitTorrent,甚至不是真正适当的网络程序!)Web2.0模式下的互联网应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去中心化、开放、共享。1、用户分享。在Web2.0模式下,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分享各种观点。用户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发布自己的观点。2、信息聚合。信息在网络上不断积累,不会丢失。3、以兴趣为聚合点的社群。在Web2.0模式下,聚集的是对某个或者某些问题感兴趣的群体,可以说,在无形中已经产生了细分市场。4、开放的平台,活跃的用户。平台对于用户来说是开放的,而且用户因为兴趣而保持比较高的忠诚度,他们会积极的参与其中。特点播报编辑web2.0与web1.0的区别(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与web1.0网站单向信息发布的模式不同,web2.0网站的内容通常是用户发布的,使得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这也就意味着web2.0网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例如博客网站和wiki就是典型的用户创造内容的指导思想,而tag技术(用户设置标签)将传统网站中的信息分类工作直接交给用户来完成。(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不仅用户在发布内容过程中实现与网络服务器之间交互,而且,也实现了同一网站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不同网站之间信息的交互。(3)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web标准是国际上正在推广的网站标准,通常所说的web标准一般是指网站建设采用基于XHTML语言的网站设计语言,实际上,web标准并不是某一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web标准中典型的应用模式是“CSS+XHTML”,摒弃了HTML4.0中的表格定位方式,其优点之一是网站设计代码规范,并且减少了大量代码,减少网络带宽资源浪费,加快了网站访问速度。更重要的一点是,符合web标准的网站对于用户和搜索引擎更加友好。(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web2.0技术可以成为web1.0网站的工具,一些在web2.0概念之前诞生的网站本身也具有web2.0特性,例如B2B电子商务网站的免费信息发布和网络社区类网站的内容也来源于用户。(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web2.0有一些典型的技术,但技术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手段。web2.0技术本身不是web2.0网站的核心,重要的在于典型的web2.0技术体现了具有web2.0特征的应用模式。因此,与其说web2.0是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不如说是互联网应用指导思想的革命。(6)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7)web2.0 体现交互,可读可写,体现出的方面是各种微博、相册,用户参与性更强。1、多人参与Web1.0里,互联网内容是由少数编辑人员(或站长)定制的,比如各门户网站;而在Web2.0里,则是由机构和个人共同提供资讯。2、人是灵魂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信息是由每个人贡献出来的,各个人共同组成互联网信息源。Web2.0的灵魂是人。3、可读可写互联网在Web1.0里,互联网是“阅读式互联网”,而Web2.0是“可写可读互联网”。虽然每个人都参与信息供稿,但在大范围里看,贡献大部分内容的是小部分的人。4、Web2.0的元素Web2.0包含了我们经常使用到的服务,以BBS和博客为主要代表,“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并存。例如RSS、博客、播客、维基、P2P下载、社会书签、SNS、社区、分享服务等等。博客是Web2.0里十分重要的元素,因为它打破了门户网站的信息垄断,在未来里,博客的地位将更为重要。5、个人看法Web2.0实际上是对Web1.0的信息源进行扩展,使其多样化和个性化。同时Web2.0以互动交流为特点,对信息的把关较为模糊。微博微信、电子刊物等在线百科(WIKI)问答式网络社区(ASK)技术播报编辑Web2.0概念的说明,通常采用典型Web2.0网站案例介绍,加上对部分Web2.0相关技术的解释,这些Web2.0技术主要包括: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社会网络(SNS)、P2P、即时信息(IM)等。下面是对Web2.0相关技术的简单介绍web2.0Blog——博客/网志,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后来缩写为Blog。Blog是一个易于使用的网站,您可以在其中迅速发布想法、与他人交流以及从事其他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RSS ——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的技术。最初源自浏览器“新闻频道”的技术,通常被用于新闻和其他按顺序排列的网站,例如Blog。WIKI——百科全书,Wiki--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Wiki指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网格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3-6]。原则播报编辑互联网平台正如许多重要的理念一样,Web 2.0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而是一个重力核心。不妨将Web 2.0视作一组原则和实践,由此来把距离核心或远或近的网站组成为一个类似太阳系的网络系统,这些网站或多或少地体现着Web 2.0的原则。互联网作为平台图1为Web 2.0的“模拟图”,该图是在名为“O'Reilly的朋友”(Friend Of O’reilly, FOO)的会议的一个研讨会上产生的。这个图基本上仍处于演化阶段,但已经描绘出了从Web 2.0核心理念中衍生出的许多概念。例如,在2004年10月的第一次Web 2.0的会议上,约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和我在我们各自的开场白中列举了一组初步的原则。这些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互联网作为平台”。这也曾是Web 1.0的宠儿网景公司(Netscape)的战斗口号,而网景在同微软的大战中陨落了。此外,我们早先的Web 1.0的楷模中的两个,DoubleClick和Akamai公司,皆是将网络当作平台的先驱。人们往往不认为这是一种网络服务,但事实上,广告服务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网络服务,同时也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混合处理(mashup),如果用另一个流行的词来说的话。每个旗帜广告(banner ad)都是用来在两个网站之间无缝合作,向位于另外一台计算机上的读者传递一个整合好的页面。Akamai也将网络看作平台,并且在一个更深入的层次上,来搭建一个透明的缓存和内容分发网络,以便降低宽带的拥塞程度。虽然如此,这些先驱提供了有益的对比,因为后来者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可以将先驱们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延伸,从而对新平台本质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1.0的先驱,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可以通过引入更多Web 2.0的设计模式,来实现更多的应用。让我们对这三个案例中的每一个都作一番深究,来探讨其间的一些本质性的差别。Netscape 对 Google如果Netscape可以称为Web 1.0的旗手,那么Google几乎可以肯定是Web 2.0的旗手,只要看看他们的首次公开上市(IPO)是如何地揭示了各自的时代就清楚了。所以我们就从这两个公司和其定位的差别入手。Netscape以传统的软件摹本来勾勒其所谓“互联网作为平台”:他们的旗舰产品是互联网浏览器,一个桌面应用程序。同时,他们的战略是利用他们在浏览器市场的统治地位,来为其昂贵的服务器产品建立起市场。从理论上讲,在浏览器中控制显示内容和程序的标准,赋予了Netscape一种市场支配力,如同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所享受的一样。很像当初“自行的马车”(horseless carriage)将汽车描绘为一种熟知事物的延伸,Netscape曾推销一种网络桌面(webtop)来替代传统的桌面(desktop),并且计划借助信息更新,以及由购买了Netscape服务器的信息提供者来推送的各种小程序,来开发推广这种网络桌面。最终,浏览器和网络服务器都变成了“日用品”,同时价值链条也向上移动到了在互联网平台上传递的服务。作为对比,Google则以天生的网络应用程序的角色问世,它从不出售或者打包其程序,而是以服务的方式来传递。客户们直接或间接地为其所使用的服务向Google付费。原有软件工业缺陷荡然无存。没有了定期的软件发布,只需要持续的改善。没有了许可证或销售,只需要使用。没有了为了让用户在其设备上运行软件而不得不进行的平台迁移,只需要搭建宏大的、由众多个人计算机组成的、可伸缩的网络,其上运行开源操作系统,及其及自行研制的应用程序和工具,而公司之外的任何人则永远无法接触到这些东西。在其底层,Google需要一种Netscape从未需要过的能力:数据库管理。Google远远不只是一个软件工具的集合,它是一个专业化的数据库。没有这些数据,那些工具将毫无用武之地;没有这些软件,数据也将无可控制。软件许可证制度和对应用程序接口(API)的控制——上一个时代的法宝——已经毫不相关了,因为Google的软件只需要执行而从不需要分发,也因为如果不具备收集和管理数据的能力,软件本身就没有什么用处了。事实上,软件的价值是同它所协助管理的数据的规模和活性成正比的。Google的服务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器,虽然其服务是通过大规模的互联网服务器集合来传递的;其服务也不是一个浏览器,虽然这种服务是被用户在浏览器中体验到的。Google的旗舰产品——搜索服务,甚至不托管它让用户来搜寻的内容。很像一个电话通话过程,不仅发生在通话的两端,而且发生在中间的网络上。作为用户和其在线体验的一个中介,Google作用于浏览器、搜索引擎和最终的内容服务器之间的空间中。虽然Netscape和Google都可以被描述为软件公司,但显然Netscape可以归到Lotus,Microsoft,Oracle,SAP,以及其他发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软件革命的那些公司所组成的软件世界。而Google的同伴们,则是像eBay,Amazon,Napster,及至DoubleClick和Akamai这样的互联网公司。DoubleClick对Overture和AdSense同Google类似,DoubleClick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它把软件作为一种服务,在数据管理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并且正如上文所述,它是一个早在连网络服务的名字还不曾有的时候,就已然开始其服务的先驱。然而,DoubleClick最终还是被其商业模式局限住了。它所贯彻的是九十年代的互联网观念。这种观念围绕着出版,而不是参与;围绕着广告客户,而不是消费者,来进行操纵;围绕着规模,认为互联网会被如MediaMetrix等网络广告评测公司尺度下的所谓顶级网站所统治。结果是,DoubleClick得意地在其网站上引用道:“超过2000种的成功应用”。而相对比的是,Yahoo!公司的搜索市场(从前的Overture)和Google的AdSense产品,已经在为几十万的广告客户服务。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源自于对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到的所谓“长尾”的领悟,即众多小网站集体的力量提供了互联网的大多数内容。DoubleClick的产品要求一种签订正式的销售合同,并将其市场局限于很少的几千个大型网站。Overture和Google则领会到如何将广告放置到几乎所有网页上。更进一步地,它们回避了发行商和广告代理们所喜爱的广告形式,例如旗帜广告和弹出式广告,而采用了干扰最小的、上下文敏感的、对用户友好的文字广告形式。Web 2.0的经验是:有效利用消费者的自助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以便能够将触角延伸至整个互联网,延伸至各个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延伸至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毫不奇怪,其他Web 2.0的成功故事也显示着同样的轨迹。eBay扮演着一个自动的中间媒介的角色,使个体之间发生的几个美元的偶然性的交易成为可能。Napster(虽然已经出于法律原因而关闭)将其网络建立在一个集中的歌曲数据库之上,但是它让每一个下载者都成为一台服务器,从而使其网络逐渐扩大。Akamai 对 BitTorrent同DoubleClick类似,Akamai的业务重点面向网络的头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边缘。虽然它服务于那些处于网络边缘的个体的利益,为他们访问位于互联网中心的高需求的网站铺平了道路,但它的收入仍然来自从那些位于中心的网站。BitTorrent,像P2P风潮中的其他倡导者一样,采用了一种激进的方式来达到互联网去中心化(internet decentralization)的目的。每个客户端同时也是一个服务器;文件被分割成许多片段,从而可以由网络上的多个地方提供,透明地利用了网络的下载者来为其他下载者提供带宽和数据。事实上,文件越流行下载得越快,因为有更多的用户在为这个文件提供带宽和各个片段。BitTorrent由此显示出Web 2.0的一个关键原则:用户越多,服务越好。一边是Akamai必须增加服务器来改善服务,另一边是BitTorrent用户将各自的资源贡献给大家。可以说,有一种隐性的“参与体系”内置在合作准则中。在这种参与体系中,服务主要扮演着一个智能代理的作用,将网络上的各个边缘连接起来,同时充分利用了用户自身的力量。集体智慧在诞生于Web 1.0时代并且存活了下来,而且要继续领导Web 2.0时代的那些巨人的成功故事的背后,有一个核心原则,就是他们借助了网络的力量来利用集体智慧:--超级链接是互联网的基础。当用户添加新的内容和新的网站的时候,将被限定在一种特定的网络结构中,这种网络结构是由其他用户发现内容并建立链接的。如同大脑中的神经突触,随着彼此的联系通过复制和强化变得越来越强,而作为所有网络用户的所有活动的直接结果,互联的网络将有机地成长。--Yahoo!是首例伟大的成功故事,诞生于一个分类目录,或者说是链接目录,一个对数万甚至数百万网络用户的最精彩作品的汇总。虽然后来Yahoo!进入了创建五花八门的内容的业务,但其作为一个门户来收集网络用户们集体作品的角色,依然是其价值核心。--Google在搜索方面的突破在于PageRank技术,该技术令其迅速成为搜索市场上毫无争议的领导者。PageRank是一种利用了网络的链接结构,而不是仅仅是使用文档的属性,来实现更好的搜索效果的方法。--Amazon销售同Barnesandnoble等竞争者相同的产品,同时这些公司从卖方获得的是同样的产品描述、封面图片和目录。所不同的是,Amazon已然缔造出了一门关于激发用户参与的科学。Amazon拥有比其竞争者高出一个数量级以上的用户评价,以及更多的邀请来让用户以五花八门的方式,在近乎所有的页面上进行参与,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利用用户的活动来产生更好的搜索结果。Barnesandnoble的搜索结果很可能指向该公司自己的产品,或者是赞助商的结果,而Amazon则始终以所谓“最流行的”打头,这是一种实时计算,不仅基于销售,而且基于其他一些被Amazon内部人士称为围绕着产品“流动”(flow)的因素。由于拥有高出对手一个数量级的用户参与,Amazon销售额超出竞争对手也就不足为奇了。具备了这种洞察力,并且可能会将之延伸开来的那些创新型的公司,正在互联网上留下他们的印迹。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是一种在线百科全书,其实现基于一种看似不可能的观念。该观念认为一个条目可以被任何互联网用户所添加,同时可以被其他任何人编辑。无疑,这是对信任的一种极端的实验,将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格言(源自开放源码软件的背景之下):“有足够的眼球,所有的程序缺陷都是肤浅的”(with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运用到了内容的创建之中。维基百科全书已然高居世界网站百强之列,并且许多人认为它不久就将位列十强。这在内容创建方面是一种深远的变革。像“美味书签“和Flickr这样的网站,其公司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已经在一种被人们成为“分众分类”(folksonomy,有别于传统分类法)的概念上成为先行者。“分众分类”是一种使用用户自由选择的关键词对网站进行协作分类的方式,而这些关键词一般称为标签(tags)。标签化运用了像大脑本身所使用的那种多重的、重叠的关联,而不是死板的分类。举一个经典的例子,在Flickr网站上,一幅小狗照片可能被加上“小狗”和“可爱”这样的标签,从而允许系统依照用户行为所产生的自然的方式来进行检索。协作式垃圾信息过滤产品,例如Cloudmark,就聚集了电子邮件用户们对于“一封邮件是或者不是垃圾邮件”的众多相互独立的决策,从而胜过了依赖于分析邮件本身的那些系统。伟大的互联网成功者并不主动地到处推销其产品,这几乎成为公理。他们采用“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些推介会直接从一个用户传播到另外一个用户。如果一个网站或产品依赖广告来进行宣传,你几乎可以断定它不是Web 2.0。即便许多互联网基础设施本身,包括在大多数网络服务器中用到的Linux,Apache,MySQL,以及Perl,PHP或Python代码,也都依靠开放源码的对等生产(peer-production)的方式。其中包含了一种集体的、网络赋予的智慧。在网站上列有至少10万种开放源码软件项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一个项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使用项目代码。同时,基于用户使用的结果,新的项目从边缘迁移到中心,过时的项目被边缘化。对软件的接受过程是一种有机自发的方式,是一种几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营销的,有机的软件采用的过程。经验是:源于用户贡献的网络效应,是在Web 2.0时代中统治市场的关键。平台总是打败应用程序在过去每次同对手的竞争中,微软都成功地用平台这张牌,打败了即便是最占主导地位的应用程序。Windows平台让微软以Excel取代了Lotus 1-2-3,以Word取代了WordPerfect,,以Internet Explorer取代了Netscape浏览器。不过这次,冲突不是在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而是在两种平台之间。每个平台皆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一方面,一个独立软件商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并且将应用程序接口和操作系统紧密集成,从而对程序设计模式予以控制;另一方面,是一个没有所有者的系统,由一组协议、开放标准和对合作的共识来连结到一起。Windows系统代表了由软件程序接口来进行专有控制的高峰。Netscape曾尝试用微软当初对付其对手所使用的手段,来同微软进行争夺,但是失败了。然而拥有互联网开放标准的Apache却已经繁荣了起来。此番上演的战局,已经不再是实力悬殊的平台对决孤立的软件了,而是变成了平台对决平台。问题在于,哪个平台,或者更深远地来说哪个体系,以及哪个商业模式,最能适应未来的机遇。Windows对于早期的PC时代的问题是一种卓越的解决方案。它统一了程序开发者的竞技场,解决了很多困扰这个领域的问题。但这种由单一供方控制的一刀切的方法,已经不再是适宜的解决方案,而成为了一种问题。面向交流的系统需要协同性,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当然也是如此。除非供方可以控制每一例交互的两个终端,这种通过软件的程序接口来锁定用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苹果公司或许是其中的一个。任何企图通过控制平台来推销应用程序的Web 2.0提供商,从定义上讲,已经丧失了这个平台的优越性。这并不是说锁定和竞争优势的机会不复存在了,而是说我们相信这种机会不是通过控制软件程序接口和协议来取得的。新的游戏规则正在浮现。那些能够理解这些新的游戏规则,而不是企图回到PC软件时代旧有规则的公司,才有可能在Web 2.0时代获得成功。Web 2.0时代一项最受追捧的特性就是博客的兴起。个人主页从互联网早期就已经存在了,而个人日记和每日发表观点的专栏就更渊源久远了,那么到底有什么让人大惊小怪的呢?归根底地,博客只是一种日记形式个人网页。但正如里奇·斯格仁塔(Rich Skrenta)指出的,博客的按时间顺序来排列的结构“看起来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变化,但却推动着一个迥然不同的分发、广告和价值链。”其中一大变化就是一项称为RSS的技术。RSS是自早期计算机高手们认识到CGI(公共网关接口)可用来创建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网站以来,在互联网根本结构方面最重要的进步。RSS使人们不仅仅链接到一个网页,而且可以订阅这个网页,从而每当该页面产生了变化时都会得到通知。斯格仁塔将之称为“增量的互联网”(incremental web)。其他人则称之为“鲜活的互联网”(live web)。当然,所谓“动态网站”(即具有动态产生的内容的、由数据库驱动的网站)取代了静态网站。而动态网站的活力不仅在于网页,而且在链接方面。一个指向网络博客的链接实际上是指向一个不断更新的网页,包括指向其中任何一篇文章的“固定链接”(permalinks),以及每一次更新的通知。因此,一个RSS是比书签或者指向一个单独网页的链接要强大得多。RSS同时也意味着网页浏览器不再只是限于浏览网页的工具。尽管诸如bloglines之类的RSS聚合器(RSS aggregators)是基于网络的,但其他的则是桌面程序,此外还有一些则可以用在便携设备上来接受定期更新的内容,如在线的阅读工具雅蛙网,本身RSS属于个人定制的范畴,雅蛙网进一步加以强化。RSS不仅用于推送新的博客文章的通知,还可以用于其他各种各样的数据更新,包括股票报价、天气情况、图片。这类应用实际上是对RSS本源的一种回归:RSS诞生于1997年,是如下两种技术的汇合:一种是戴夫·温纳(Dave Winer)的“真正简单的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术,用于通知博客的更新情况;另一种是Netscape公司提供的“丰富站点摘要”(Rich Site Summary)技术,该技术允许用户用定期更新的数据流来定制Netscape主页。后来Netscape公司失去了兴趣,这种技术便由温纳的一个博客先驱公司Userland承接下来。不过,在应用程序实现中,我可以看出两者共同的作用。但是,RSS只是令博客区别于同普通网页的一部分原因。汤姆·科特斯(Tom Coates)这样评论固定链接的重要性:在许多方面,RSS同固定链接的结合,为HTTP(互联网协议)增添了NNTP(新闻组的网络新闻协议)的许多特性。所谓“博客圈”(blogosphere),可以将其视作一种同互联网早期的、以对话方式来灌水的新闻组和公告牌相比来说,新型的对等(peer-to-peer)意义上的等价现象。人们不仅可以相互订阅网站并方便地链接到一个页面上的特定评论,而且通过一种称为引用通告(trackbacks)的机制,可以得知其他任何人链接到了他们的页面,并且可以用相互链接或者添加评论的方式来做出回应。如果Web 2.0的一个本质是利用集体智慧,来将互联网调试为一种所谓的全球的大脑,那么博客圈就是前脑中喋喋不休的呓语,那种我们整个头脑中都能听到的声音。这可能并不反映出大脑的往往是无意识的深层结构,但却是一种有意识的思考的等价物。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思考和注意力的反映,博客圈已经开始具有强有力的影响。首先,因为搜索引擎使用链接结构来辅助预测有用的页面,作为最多产和最及时的链接者,博客们在修整搜索引擎结果方面充当着一种不成比例的角色。其次,因为博客社区是如此多地自相引用,关注其他博客的博客们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此外,评论家们所批判的“回音室”(echo chamber)也是一种放大器。如果只是一种放大器,那么撰写博客将会变得无趣。但是像维基百科全书一样,博客将集体智慧用作一种过滤器。被詹姆士·苏瑞奥维奇(James Suriowecki)称为“大众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的规律起了作用,并且就像PageRank技术所产生的结果胜过分析任何单一文档一样,博客圈的集体关注会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虽然主流媒体可能将个别的博客视为竞争者,但真正使其紧张的将是同作为一个整体的博客圈的竞争。这不仅是网站之间的竞争,而且是一种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Web 2.0的世界也正是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所谓“个人媒体”(We,the media)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是所谓“原本的听众”,而不是密室里的少数几个人,来决定着什么是重要的。数据每一个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程序都由一个专门的数据库驱动:Google的网络爬虫, Yahoo!的目录(和网络爬虫),Amazon的产品数据库,eBay的产品数据库和销售商,MapQuest的地图数据库,Napster的分布式歌曲库。正如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的私人对话中谈到的,“SQL是新的HTML”。数据库管理是Web 2.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使得我们有时候称这些程序为“讯件”(infoware)而不仅仅是软件。该事实也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谁拥有数据?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已经见到了这样一些案例,其中对数据库的掌控导致了对市场的支配和巨大的经济回报。当初由美国政府的法令授权给Network Solutions公司(后被Verisign公司收购)的对域名注册的垄断,曾经是互联网上的第一个摇钱树。虽然我们在争论通过控制软件的API来形成商业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会变得困难得多,但是对关键数据资源的控制则不同,特别是当要创建这些数据资源非常昂贵,或者经由网络效应容易增加回报的时候。注意一下由MapQuest, yahoo,msn,或者google等网站提供的每张地图下面的版权声明,你会发现这样一行字“地图版权NavTeq,TeleAtlas”,或者如果使用的是新的卫星图像服务,则会看到“图像版权Digital Globe”的字样。这些公司对其数据库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仅NavTeq一家,就公布投资7.5亿美元用于创建其街道地址和路线数据库。Digital Globe则投资5亿美元来启动其自有卫星,来对政府提供的图像进行改进。)NavTeq竟然已做了很多模仿Intel的耳熟能详的Intel Inside标识的事:例如带有导航系统的汽车就带有“NavTeq Onboard”的印记。数据是许多此类程序事实上的Intel Inside,是一些系统的唯一的信息源组件,这些系统的软件体系多数是开放源码的,也有商业化的。当前竞争火热的网络地图(web mapping)领域显示着,对拥有软件核心数据的重要性的疏忽大意,将最终削弱其竞争地位。MapQuest在1995年率先进入地图领域,随后是Yahoo!,再后来是Microsoft,而Google也决定挺进这一市场,他们可以轻松地通过对同一数据的授权来提供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程序。然而,作为对比的是竞争地位。像Barnesandnoble这样的竞争者一样,其原始数据库来自于ISBN注册商.R. Bowker。但是同MapQuest不同,Amazon大力增强其数据,增加出版商提供的数据,例如封面图片,目录,索引,和样张材料。更重要的是,他们利用了其用户来评注数据,以至于十年之后,是Amazon而不是Bowker,成为图书文献信息的主要来源,一个学者、图书管理员和消费者的参考书目来源。Amazon还引入了其专有的标识符,即ASIN,该标识符在ISBN存在时与之对应,而当产品不带有ISBN时,就创建出一个等价的命名空间。Amazon从而有效地“吸收和拓展了”其数据提供商。设想如果MapQuest也已做了同样的事情,利用他们的用户来评注地图和路线,添加新的价值层面。那么对仅仅通过授权使用基础数据来进入这一市场的其他竞争者,将造成远远大得多的困难。Google地图的引入,为应用程序销售商和其数据提供商之间的竞争,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室。Google的轻量型编程模型已经引发了不计其数的增值服务的出现,这些服务以数据混合的方式,将Google的地图同其他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的数据源相结合。保罗·拉特马赫(Paul Rademacher)的是这种混合的一个上佳范例,其网站将Google的地图同Craigslist的公寓出租,以及住宅购买数据相结合,来创建一种交互式的房屋搜索工具。这些混合大多是由程序高手们实现的创新性的实验产品。但是企业行动将紧随其后。并且,人们已经可以从至少一类开发者中发现这一点。Google已经将数据源提供者的角色从Navteq那里夺走,并且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令人喜爱的中介者。在以后几年里,我们将会看到数据提供商和程序销售商之间的斗争,因为两大阵营都认识到了,特定的数据类别在作为搭建Web 2.0程序的积木时是多么的重要。这场竞赛已经涉及到拥有特定类别的核心数据:位置、身份、公共事件日历、产品标识和命名空间等。在许多情况下,在那些创建数据需要巨额成本的地方,也可能存在一种如同Intel Inside方式一样凭借单一数据源来所有作为的机遇。其他情况下,胜者将是那些通过用户聚合来达到临界规模,并且将聚合的数据融入系统服务中的公司。比如,在身份标识领域,PayPal,Amazon的一键式,以及拥有数百万用户的交流系统,都有可能成为创建整个网络范围的身份标识数据库的正当竞争者。(关于此,Google使用手机号码作为Gmail账号标识的尝试,可能就是朝借鉴和拓展电话系统所迈出的一步。)同时,像Sxip这样的创业公司,正在探索联合身份标识的可能性,以寻求一种“分布一键式”,从而提供一个无缝的Web 2.0标识子系统。在日历领域,EVDB则是通过维基式参与体系来搭建世界上最大的共享日历的一种尝试。虽然评判者尚在观望着任何一个特定创业公司或方式的成功是否,但很显然,这些领域的标准和解决方案,有效地将某些数据转变为“互联网操作系统”(internet operating system)的可靠的子系统,并将促成下一代的应用程序。关于数据,必须注意一个进一步的方面,那就是用户关心其隐私和对自己的数据的权限。在许多早期的网络程序中,版权只被松散地执行。例如,Amazon宣称对任何提交到其网站的评论的所有权,但却缺少强制性,人们可以将同样的评论转贴到其他任何地方。然而,随着很多公司开始认识到,对数据的掌控有可能成为他们首要的竞争优势来源,我们将会看到在此类控制方面强度更大的尝试。正如专有软件的增长而导致自由软件运动一样,在下一个10年中我们会看到专有数据库的增长将导致自由数据运动。在像维基百科全书这样的开放数据项目、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以及像Greasemonkey(让用户决定如何在其计算机上显示数据)这样的软件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抗势头的前兆。一些系统被设计为鼓励参与。在丹·布莱克林(Dan Bricklin)的论文“共用的丰饶”(The Cornucopia of the Commons)中,他指出有三种创建大型数据库的方式。第一种,已经由Yahoo!来体现了,就是付费给人们来实现。第二种,由开放源码社区的经验启发而来,就是让志愿者来完成同样的任务。开放目录项目(Open Directory Project),一个Yahoo的开放源码竞争者,就是该方式的产物。但是Napster体现了第三种方式。因为Napster将其默认设置为自动为任何已经下载的音乐服务,任何用户都自动地帮助建立共享数据库的价值。同样的方式已经被其他所有P2P文件共享服务所采用。Web 2.0时代的一个关键经验在于:用户增加价值。但是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户会有意来为你的程序增加价值,而不怕麻烦。因而,Web 2.0公司均进行了这样的默认设置,即作为程序通常使用方式的副产品,来聚合用户数据并创造价值。正如上面所指出的,他们在搭建那种用户越多则效果越好的系统。米切尔·卡普尔(Mitch Kapor)曾经指出“体系是策略”。参与是Napster的本质,其根本体系的一部分。同更经常被引用的所谓“吸引志愿精神”的原因相比,这种体系结构上的洞察力可能更能抓住对开放源码软件成功的本质。互联网、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以及像Linux、Apache和Perl这样的开放源码软件项目的体系结构,均是这样一种设计,使得作为一种自动产生的副产品,谋求其自身利益的用户们创建着集体的价值。这些项目中的任何一个都有一个很小的核心、一种设计良好的扩展机制、和一种让任何人来添加任何合乎规定的组件的方式,不断增长着被Perl语言的创始人拉里·沃尔(Larry Wall)称为“洋葱头”(the onion)的外部层面。换句话说,这些技术通过他们本来的设计方式,体现着网络的效应。软件周期如上文在对Google和Netscape的比较中谈到的,互联网时代软件的代表性特征就是它应该被作为服务来交付。这种事实导致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上很多根本性的变化。1. 运营必须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Google或者Yahoo!在产品开发方面的专门技术,必须同日常运营方面的专门技术相匹配。从软件作为制造品到软件作为服务的变化是如此地根本,以至于软件将不再能完成任务,除非每日加以维护。Google必须持续抓取互联网并更新其索引,持续滤掉链接垃圾和其他影响其结果的东西,持续并且动态地响应数千万异步的用户查询,并同步地将这些查询同上下文相关的广告相匹配。所以,Google的系统管理、网络、和负载均衡技术,可能比其搜索算法更被严加看管,也就不足为奇了。Google在自动化这些步骤上的成功是其同竞争者相比更有成本优势的一个关键方面。同样也不足为奇的是,像Perl、Python、PHP、和当前的Ruby这样的脚本语言在Web 2.0公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Sun公司的第一个网管哈桑·施罗德(Hassan Schroeder)曾对Perl有一个著名的形容:“互联网的管道胶带”(the duct tape of the internet)。事实上,动态语言(常常被称为脚本语言,并被软件制品时代的软件工程师所贬低),是系统和网络管理员,以及创建可经常更新的动态系统的程序开发者们所喜爱的工具。2. 用户必须被作为共同开发者来对待,这是从对开放源码开发实践的一种反思中得出的(即便所涉及的软件不太可能以开放源码授权方式来发行)。开放源码的格言“早发布并常发布”(release early and release often)事实上已经演变成一种更为极端的定位“永远的测试版”(the perpetual beta)。其中产品在开放状态下开发,新的功能以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速度被加入进来。Gmail、Google Maps、Flickr,和其他类似的服务,可能会在某个阶段打着测试版的标识多年。故此,实时地监测用户行为,来考察哪些新特性被使用了,以及如何被使用的,将成为另外一种必须的核心竞争力。一位工作于一个主要在线服务网络商的开发者评论道:“我们每天在网站的某些部分提供两到三个新的特性,而且如果用户不采用它们,我们就将其撤掉。如果用户喜欢它们,我们就将其推广到整个网站。”Flickr的总开发师卡尔·亨德森(Cal Henderson),透露了他们是如何在短至每半个小时就部署一个新版本的。显而易见,这是同传统方式有天壤之别的开发模式。虽然不是所有的网络程序都以像Flickr这样的极端方式来开发,但几乎所有网络程序都有一个同任何PC或者客户-服务器时代截然不同的开发周期。正因如此,ZDnet杂志才论断Microsoft不会打败Google:“Microsoft的商业模式依赖于每个人在每两到三年都升级他们的计算环境。Google的模式则依靠任何人每天在其计算环境中自行探索新东西。”虽然Microsoft已经体现了从竞争中学习并最终做得最好的强大能力,但是毫无疑问这一次的竞争要求Microsoft(可以扩展到任何现存的软件公司)来成为一种在深入层面上显著有别的公司。天生的Web 2.0公司在享受自然而然的优势,因为它们不需要去摆脱陈旧的模式(及其相应的商业模式和营收来源)。编程模型一旦网络服务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型公司将以复杂的网络服务堆栈来加入到纷争之中。这种网络服务堆栈被设计用来为分布式程序建立更可靠性的编程环境。但是,就像互联网成功正是因为它推翻了许多超文本理论一样,RSS以完美的设计来取代简单的实用主义,已经因其简单性而成为大概是应用最广泛的网络服务,而那些复杂的企业网络服务尚未能实现广泛的应用。类似地,网络服务有两种形式:一种坚持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网络服务堆栈的形式主义;另一种则简单地在HTTP协议之外提供XML数据,这在轻量型方式中有时被称为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代表性状态传输)。虽然商业价值更高的B2B连接(例如那些在Amazon和一些像ToysRUs这样的零售伙伴之间的连接)使用SOAP堆栈,但是根据Amazon的报道,95%的使用来自于轻量型REST服务。同样的对简易性的要求,可以从其他“朴实的”网络服务中见到。Google的Google地图的推出就是一个例子。Google地图的简单AJAX(Javascript和XML的结合)接口迅速被程序高手们破译,被随即进一步将其数据混合到新的服务之中。地图相关网络服务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例如像ESRI那样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从MapQuest和Microsoft的MapPoint。但是Google地图以其简洁性而让世界兴奋起来。虽然从前销售商所支持的网络服务都要求各方之间的正式约定,但Google地图的实现方式使数据可以被捕获,于是程序高手们很快就发现了创造性地重用这些数据的方法。这里有几条重要的经验:1. 支持允许松散结合系统的轻量型的编程模型。由企业开发的网络服务堆栈的复杂设计是用来促成紧密结合的。虽然这在许多情况下是必须是,但是许多最重要的应用程序可以事实上保持松散结合,甚至是脆弱的结合。Web 2.0的理念同传统的IT的理念迥然不同。2. 考虑聚合(syndication)而不是协调(coordination)。简单的网络服务,例如RSS和基于REST的网络服务,是用来向外聚合数据,但并不控制其达到连接的另外一端时发生的事情。这种想法是互联网本身的基础,一种对所谓端到端原则的反映。3. 可编程性和可混合性设计。像最初的互联网一样,RSS和AJAX这样的系统,都有此共同点:重用的障碍非常低。许多有用的软件事实上是开放源码的,而即便它不是,也没有许多东西来保护其知识产权。互联网浏览器的“查看源文件”选项,使得许多用户可以复制其他任何用户的网页;RSS被设计得使用户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查看所需要的内容,而不是按照信息提供者的要求;最成功的网络服务,是那些最容易采纳未被服务创建者想到的新的方向。同更普遍的“保留所有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相比,随着创作共用约定而普及的“保留部分权利”(Some Rights Reserved)一词成为一个有益的指路牌。轻量型商业模型是对轻量型编程和轻量型结合的一种自然产物。Web 2.0的理念善于重用。一种像这样的新服务,是通过将两个现存服务抓取到一起来简单地创建起来的。还没有商业模式,但对于许多小规模的服务,Google的AdSense(或Amazon的associates fees计划,或者两者都是)为同类服务提供了营收模式。这些案例为Web 2.0的另外一个关键原则提供了启发,我们将之称为“装配中的创新”。当商品组件充裕时,你可以通过以新颖的或者有效的方式来装配这些组件来创建价值。很像PC革命为硬件商品装配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机会,其中像Dell这样的公司创造了这种装配的科学,并从而打败了那些商业模式上要求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的公司,我们相信Web 2.0为各个公司提供了,通过在利用和整合由其他人提供的服务方面逐渐完善,来赢得竞争的机会。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Web 2.0特性是Web 2.0已经不再局限于PC平台这样一个事实。在对Microsoft的告别建议中,长期的Microsoft开发者戴夫·斯塔兹(Dave Stutz)指出:“超越单一设备而编写的有用软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获得更高的利润”。当然,任何的网络程序都可被视为超越单一设备的软件。毕竟,即便是最简单的互联网程序也涉及至少两台计算机:一个负责网络服务器,而另一个负责浏览器。而且就如我们已经探讨过的,在将网络作为平台的开发中,把这个概念拓展到由多台计算机提供的服务而组成的合成应用程序中。但是如同Web 2.0的许多领域一样,在那些领域中“2.0版的事物”(2.0-ness)并不是全新的,而是对互联网平台真正潜能的一种更完美的实现,软件超越单一设备这一说法赋予我们为新平台设计程序和服务的关键性的洞察力。迄今为止,iTunes是这一原则的最佳范例。该程序无缝地从掌上设备延伸到巨大的互联网后台,其中PC扮演着一个本地缓存和控制站点的角色。之前已经有许多将互联网的内容带到便携设备的尝试,但是iPod/iTunes组合却是这类应用中第一个从开始就被设计用于跨越多种设备的。TiVo则是另外一个不错的例子。iTunes和TiVo也体现了Web 2.0的其他一些核心原则。它们本身都不是网络程序,但都利用了互联网平台的力量,使网络成为其体系中无缝连接的、几乎不可察觉的一部分。数据管理显然是它们所提供的价值的核心。它们也是服务,而非打包的程序(虽然对于iTunes来说,它可以被用作一个打包的程序来仅仅管理用户本地的数据)。不仅如此,TiVo和iTunes都展示了一些集体智慧的方兴未艾的应用。虽然对于每个情况,其实验都是同网络IP入口的周旋。iTunes中只有有限的参与体系,虽然增加的播客(podcasting)将这一规则规律性了不少。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伟大变革的Web 2.0领域中的一个,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正连接到这个新的平台中来。当我们的电话和汽车虽不消费数据但却报告数据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程序呢?实时的交通监测、快闪暴走族(flash mobs)、以及公民媒体,只不过是新平台的能力的几个早期警示。风险投资家保罗·科德罗斯基(Paul Kedrosky )写道:“关键在于去寻找一种你共识相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投资”。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Web 2.0的每个方面都涉及到同共识的分歧:每个人都在强调保持数据隐私的重要性,而Flickr/Napster等等,却使其公开化。这并非只是为了分歧而分歧(比如追求宠物食在线),而是在可以从中创建出一些东西的地方发生分歧。Flickr缔造了社区,Napster创造了收藏的广度。另外一种看待这种现象的方式,就是成功的公司都放弃了一些昂贵但被认为重要的东西,以便免费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曾经昂贵过的东西。例如,维基百科全书放弃了集中的编审控制,以作为对速度和广度的回报。Napster放弃了“目录册”的想法(列出所有销售商正在销售的歌曲),并因此获得了广度。Amazon放弃了用于一个实体店面的想法,却从而服务于整个世界。Google放弃了大众用户(开始的时候),却得到了80%的,其要求从前未被满足的用户。下面的说法很有一些合气道(借力打力)的精神:“你知道,你是对的——整个世界的人都绝对可以更新这篇文章。而且你猜怎么着,这对你是个坏消息”。——内森·托克英顿(Nat Torkington)用户体验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魏培源(Pei-Yuan Wei)开发的Viola浏览器,互联网就被用来在网页浏览器中传送“小程序”(applet)和其他一些活动内容。1995年Java的引入就是围绕着这样的小程序的传送。JavaScript和后来的DHTML都被作为轻量型方式引入,来为客户端提供可编程性和丰富的用户体验。几年以前,Macromedia缔造出“丰富的互联网应用程序”(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一词(该词也被Flash的竞争者开放源码的Laszlo系统使用),以便凸显Flash不仅可传送多媒体内容,而且可以是GUI(图形用户界面)方式的应用程序体验。然而,互联网传递整个应用程序的潜能在Google引入Gmail之前,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紧接着就是Google地图程序,一些基于互联网的带有丰富用户界面以及PC程序等同的交互性的应用程序。在网络设计公司Adaptive Path的耶希·詹姆斯·加莱特(Jesse James Garrett)的一个讨论会论文中,Google所使用的这组技术被命名为AJAX。他写道:Ajax不是一项技术。它其实是几项技术,每项技术自身都很繁荣,它们以强有力的全新方式结合起来。Ajax涵盖:-- 运用XHTML和CSS实现基于各种标准的展示。 -- 运用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实现动态显示和交互。 -- 运用XML和XSLT实现数据交换和操作。 -- 运用XMLHttpRequest实现异步数据检索。 -- JavaScript将所有这些绑定到一起。AJAX也是Web 2.0程序的一个关键组件,例如归属Yahoo!的Flickr,37signals的程序basecamp和backpack,以及其他Google程序,例如Gmail和Orkut。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史无前例的用户界面创新阶段,因为互联网开发者们终于可以创建,像本地基于PC的应用程序一样丰富的网络程序了。有趣的是,许多正被探索的功能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90年代后期,Microsoft和Netscape,都对终于被认识到的那些功能有所洞察,但是它们对于所要采用的标准的争斗,使得实现跨浏览器的应用程序变得困难。仅在当初Microsoft确定无疑地赢得了浏览器之战的时候,而且那时事实上只需要针对一个浏览器标准,编写这种程序才成为可能。同时,虽然Firefox在浏览器市场中重新引入了竞争,但至少我们还没有看到对互联网标准的破坏性的争夺以至于我们倒退到90年代。设计播报编辑在“模式语言”(A Pattern Language)一书中,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为精炼描述对于体系结构问题的解决方案,开了一种格式上的处方。他写道:“每个模式都描述着一种在我们的环境中一遍又一遍地出现的问题,并因此描述了对该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以此方式你可以使用该方案上百万次,而从不需要重复作同样的事情。”小型网站构成了互联网内容的大部分内容;细分市场构成了互联网的大部分可能的应用程序。所以,利用客户的自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来延伸到整个互联网,到达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到达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 应用程序越来越多地由数据驱动。因此:为获得竞争优势,应设法拥有一个独特的,难于再造的数据资源。用户价值对互联网程序来说,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用户多大程度上会在你提供的数据中,添加他们自己的数据。因而,不要将你的“参与的体系”局限于软件开发。要让你的用户们隐式和显式地为你的程序增添价值。网络效应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户会不嫌麻烦地为你的程序增添价值。因此:要将默认设置得使聚合用户的数据,成为用户使用程序的副产品。权力保留知识产权保护限制了重用也阻碍了实验。因而,在好处来自于集体智慧而不是私有约束的时候,应确认采用的门槛要低。遵循现存准则,并以尽可能少的限制来授权。设计程序使之具备可编程性和可混合性。当设备和程序连接到互联网时,程序已经不是软件作品了,它们是正在展开的服务。因此,不要将各种新特性都打包到集大成的发布版本中,而应作为普通用户体验的一部分来经常添加这些特性。吸引你的用户来充当实时的测试者,并且记录这些服务以便了解人们是如何使用这些新特性的。合作Web 2.0的程序是建立在合作性的数据服务网络之上的。因此:提供网络服务界面和内容聚合,并重用其他人的数据服务。支持允许松散结合系统的轻量型编程模型。软件PC不再是互联网应用程序的唯一访问设备,而且局限于单一设备的程序的价值小于那些相连接的程序。因此:从一开始就设计你的应用程序,使其集成跨越手持设备,PC机,和互联网服务器的多种服务。开发平台Spacebuilder、UCenterHome、phpwind、Elgg、OpenPNE、FocusSNS等等应用播报编辑百度百科、Wiki百科、豆瓣、音悦台、开心网、人人网、点点网、Wallop 、yahoo360 、dajie、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cragslist 、glob 、客齐集、 friendster 、 linkedIn 、UU通 、 优友 、 天际网 、爱米网 、linkist 、新浪点点通、skype、亿友、新浪名博、土豆网、优酷网、qq空间、猪八戒威客网、即问即答网等。影响播报编辑社会影响Web 2.0中出现的数据联合和消息传送能力,提出了潜在的一种可能性——在完全不同的在线社区之间创建一个更加紧密的社会构造。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术语来集合性地代表这些共同的社团,包括blogshpere:网志的世界,syndisphere:内容联合发布,以及wikisphere,然而其他的观察者认为这些措辞和内在的含义太空泛了。由于Web 2.0的网络交互性,信息的快速传播性,以及透明性。在不久的将来,网络也可以作为推动国家民主的一种有效的工具,作为吸取广泛民众意见的参考。商业影响可能的由Web 2.0带来的指数级增长的业务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消费和以计算机为本的消费的区别。对于价值的鉴定和消费的过程中无需不同人为参与,由于Web 2.0的出现,也是完全可能的事情了。各个组织会不断使用诸如RSS/Atom/RDF之类的联合格式来联合他们的价值提案。除了价值的联合外,Web服务终点发布将简化联合的价值的消费过程。事实上,至今无人能给Web 2.0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每个人眼中的Web 2.0都有不同的表述。技术研究者眼中的Web 2.0是SNS、BLOG等社会性软件的兴起;博客们则认为Web 2.0是人与人之间更为便捷的互动;在风险投资商眼中,Web 2.0又代表了新的商业机会和行业游戏规则。而从营销者的角度来看,Web 2.0则至少意味着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种创新的媒介形式、一个集中的社区环境,以及一种全新营销理念。逐渐盛行的BLOG营销被认为是Web 2.0营销的典型形式之一。早期的网络营销不外乎是透过电子邮件发送、弹出式窗口、横幅式广告等几种手法。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入口网站将其网页上的广告空间待价而沽,等到广告商上门之后,入口网站再依点选率或是摆放时间的长短来收取费用。这样的缺点是,广告商永远无法知道你所摆放的广告是不是真的接触到你的目标客户,还是只是在茫茫的网海中找寻一两个真正有需求的消费者。就像是TimO'Reilly所说的一样,如果Web 1.0的代表者是Netscape,那Web 2.0的代表就是Google。Google一改以往广告商寻找消费者的思考模式,而改以消费者自行查询广告的思维模式来经营。Google将首页保持干净,但在关键词搜寻的时候提供你想要查找信息的相关广告,不但确保每一个点选进网站的浏览者都是对该信息有兴趣的潜在消费者,也一并解决了消费者对广告窗口扰人的困扰。而前一阵子Google推出的Google Page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利用免费提供博客服务的形式,从中搜集更多消费者的习性,其中的用意就是要为消费者量身订做一个个性化的Google [7]。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简易版 | Web1.0、2.0、3.0有何区别? - 知乎

简易版 | Web1.0、2.0、3.0有何区别? - 知乎首发于近期空投项目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简易版 | Web1.0、2.0、3.0有何区别?TokenVision互联网的范式不断迭代升级,从只有静态网页的web1.0到用户直接交互的web2.0,再到用户自主控制数据的web3.0。那Web 1.0、Web 2.0 和 Web 3.0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带着疑问,我们跟着SeconlifeDAO探索web1.0时代、讲述web2.0现状、共勉web3.0愿景。01Web 1.0:“只读”的信息展示平台在 Web 1.0 时代,即从 1991 年到 2004 年,是万维网革命的第一阶段,通常称为只读网络。网站是信息性的,仅包含超链接在一起的静态内容,或者简单地说,没有CSS、动态链接、交互性(如登录用户、对博客文章的评论等)。禁止在网上冲浪时在网站上投放广告。是一个内容交付网络 (CDN),可以在网站上展示信息片段。它可以用作个人网站;它根据查看的页面向用户收费;它具有使用户能够检索特定信息的目录。也可以简单理解,比如像新浪、网易、搜狐等这些网站我们很熟悉,这些网站的内容,都是编辑把它整理出来。咱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互联网用户,只能去看也就是:read-only , 不能写。而到后来随着互联网进步,交互的方式也进步了。我们可以开始写了,这最主要的一个象征就是 blog 的出现。还有早期的天涯,你发自己的帖子,大量的用户开始贡献内容。那一时刻开始,互联网不但可以读了而且还可读可写了。这就是 web2.0。02Web 2.0 :“互动”的内容生产网络Web 2.0 从 2004 年至今,是万维网革命的第二阶段,通常称为读写网络。也称为参与式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包含许多在线工具和平台,人们可以在其中分享他们的观点、意见、想法和经验,它突出了用户生成的内容、可用性和最终用户的互操作性。在 2018年开始写博客,博客出现后,就出现了大量可以写的互联网,比如:新浪微博,你可以发表自己的微博;Facebook 你可以发表自己的动态;微信你可以发表自己的朋友圈等。Web 2.0 应用程序倾向于与最终用户进行更多交互。因此,最终用户不仅是应用程序的用户,而且是工具的参与者。目前大家都都生活在Web 2.0时代,也离不开Web 2.0带来的便捷。那么Web 3.0的出现是否能解决Web 2.0的缺点,它的缺点又是什么呢?03Web 2.0 的缺点:“中心”的单一化环境在查看缺点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传统的 web2.0 应用程序是如何工作的。客户端(用户)将向服务器发出 HTTP 请求,如果一切正确,它将将该网页作为响应发回。这里的一个主要缺陷是所有数据都存储在由公司控制的集中式服务器上。Facebook、谷歌和 Twitter 等开始将用户数据存储在他们的服务器中,以便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为我们提供更好的内容。这反过来又会使我们在他们的网站上停留的时间更长,从而为这些公司提供更多的广告收入。这些公司最终开始将我们的信息出售给广告商,侵犯个人隐私外还在我们身上盈利!无疑这个是中心化的时代。04Web3:“去中心”的个性化环境web3.0 概念旨在创建一个去中心化但安全的互联网,人们可以在其中安全地交换金钱和信息,而无需中间商或大型科技公司。与将数据存储在单个数据库或云提供商中的 Web2.0 不同,Web3.0 应用程序要么在区块链上运行,要么在点对点节点(服务器)上运行。采用去中心化的模式,用户的所有数据都是通过钱包/私钥来控制的,而这个时候,数据的所有权属于用户自己,而不是平台方。在web3.0中平台方变成了一个个DAPP,他们通过区块链上现有的基础协议和功能,来搭建属于自己的应用平台。比如在以太坊上智能合约使用EVM虚拟机,数据存储和交互使用swarm协议,信息的传递使用whisper协议,DAPP通过构建自己的激励代币ERC20 token来实现整个应用的激励,从而避免了作恶的可能性,也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生态能够稳健运行。简而言之,Web3.0将是一个不会依赖任何中心组织、完全由用户掌控的时代。它的到来将彻底打破现在科技巨头的垄断,改写当前数字经济的运行方式,并引发大量自下而上的创新。以上分别简单阐述了他们之间的概念,网上关于web1.0、2.0、3.0划分与定义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但如果你真的是第一次听到web3.0这个概念,那么一个超级简单的概念可以概括:Web1.0:Yahoo、新浪和搜狐等,内容为主,少交互;Web2.0:Facebook、微信和抖音等,关系为主,多交互;Web3.0: 区块链、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据为主,去信任去中介化的价值互联。关于从Web1.0-Web 3.0的变迁和概念特点,SeconlifeDAO也为大家总结整理了一个表格。关于更多热点概念DAO、NFT、元宇宙等记得关注SeconlifeDAO中文区哦,我们以最简洁的白话讲诉最新的热点,让你在行业内绝不脱单。写在最后:SecondlifeDAO正在真诚邀约你共同筹建SecondlifeDAO,免费获取创世NFT勋章。真诚邀约元宇宙项目方、技术小能手、文案创作家、设计小法师,还有everybody对元宇宙、DAO感冒的小伙伴,邀请你加入SecondlifeDAO成为创世成员,共同筹建SecondlifeDAO,免费获取创世NFT勋章。我们相信互联网只是社会前进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元宇宙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旋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广袤无垠的三维虚拟空间的新大陆,我们是第一批的原住民,将共同学习、探索和构建新世界。加入我们:加微信:seconlifeDAO,一起探索未来。END发布于 2022-01-29 13:34Web 开发程序员Web 2.0​赞同 17​​2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近期空投项目保姆级操

Web2.0 的概念是什么? - 知乎

Web2.0 的概念是什么?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Web 开发互联网信息技术(IT)Web 2.0万维网Web2.0 的概念是什么?web2.0的概念是什么?和之前的web版本有什么形式上和概念上区别?显示全部 ​关注者29被浏览49,888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 1​添加评论​分享​7 个回答默认排序知乎用户web2.0就是用户主动获取并产生内容。web1.0是由系统向用户展示内容。web3.0是个性化内容的获取。比如新浪就是1.0,你上它的网站,它放了很多新闻给你看。比如google是2.0,你跟它说我要搜索最近新上映电影的信息,微博是2.0,因为它是是由用户编写的内容。豆瓣fm是3.0,它根据你一贯听歌的口味向你推荐你可能喜欢的歌曲。再举个通俗的例子,你去饭店,服务员把菜单放在你面前说:我们今天提供番茄炒蛋,你吃不吃?这是web1.0。你去饭店跟服务员说:我要番茄炒蛋,不要番茄只要蛋,少放盐,这是web2.0。你去饭店,服务员说:这位爷,您经常来咱们饭店,根据您以往的点菜习惯,我们向您推荐我们的最新菜肴番茄鸡蛋炒牛肉。这是web3.0。发布于 2013-04-28 10:29​赞同 149​​13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故事小杂烩每一篇故事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关注Web2.0,这个词汇不仅代表着一个技术革新,更是一个彻底改变互联网使用方式的概念。回首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互联网正在快速演变,从那个时候开始,Web2.0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引领着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Web2.0的概念1. 用户参与和互动性: Web2.0不再只是信息的单向传递,而是强调用户参与和互动。它将互联网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交平台,使得普通用户也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分享者。2. 社交媒体和协作性: Web2.0推动了社交媒体的兴起,如Facebook、Twitter等平台让人们能够分享生活、交流见解,并促进协作。这种社交化的方式使得网络世界更加丰富多彩。3. 富媒体内容和用户体验: Web2.0注重用户体验,引入了更多富媒体内容,如视频、音频等,提升了网站的吸引力和互动性。4. 网络应用和服务: Web2.0推动了各种基于网络的应用和服务的兴起,如云计算、在线办公软件、协作工具等,使得人们能够更方便地使用和分享信息。与之前Web版本的区别Web2.0与之前的Web版本在形式和概念上有着明显的区别:1. 用户参与度: 之前的Web更像是一个信息的展示平台,由少数人创造内容供大多数人消费。而Web2.0强调用户参与,每个人都可以是内容的创造者和分享者。2. 社交和互动性: Web2.0将社交和互动作为核心,这与之前的Web模式有天壤之别。人们开始通过社交媒体互相交流、分享,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3. 技术和用户体验: Web2.0引入了更多的富媒体内容和交互性设计,提升了用户体验,让网站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4. 应用和服务: Web2.0催生了各种在线应用和服务,如在线购物、视频分享、博客等,使得网络不再只是信息的传输工具,更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Web2.0的兴起带来了互联网的新纪元,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让互联网成为了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和具有创造性的世界。它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文化和社会的变革,为互联网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发布于 2023-12-17 12:54​赞同 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互联网的前世今生:Web 1.0、2.0、3.0 - 知乎

互联网的前世今生:Web 1.0、2.0、3.0 - 知乎首发于asympTech渐进实验室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互联网的前世今生:Web 1.0、2.0、3.0JasonCeng▲ 关注公众号“101链视界”获取更多文章2021年,元宇宙成为一个爆火的概念,而Web 3.0也悄悄在海外科技界和资本圈激起浪花。有人说互联网的尽头是元宇宙,但它的发展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集5G、VR、AR、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之大成,需要算力、算法、硬件技术的支撑。元宇宙去中心化的技术属性,决定了Web 3.0将成为其底座支撑。而要了解Web 3.0以及它能给我们普通人带来什么,首先我们要对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互联网的诞生互联网始于1967年美国政府启动的的“ARPANET”(全称是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最初是由军方承包商和大学组成的一个小型网络,他们在其中互相交换数据。下图是1967年的ARPANET,当时的互联网节点不多,每个节点都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西根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或麻省理工大学的一个计算机节点。今天先聊一聊互联网诞生以来的三大发展阶段,目前大致分为三个时代:Web 1.0、Web2.0与Web 3.0。Web 1.0第一代互联网(Web 1.0)是PC(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从1994年发展至今,提升了全球信息传输的效率,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门槛。第一代互联网的优势在于高效地传输信息,因此网络新闻、在线搜索、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电子商务、彩信彩铃、客户端和网页游戏等应用普及,互联网用户被迅速连接起来。Web1.0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逐鹿网络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代表公司包括雅虎、谷歌、亚马逊、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等。但在Web1.0时代,用户基本都是被动地接受互联网中的内容,很少能深度参与到互联网建设中。Web 1.0时代的门户网站Web 2.0第二代互联网(Web 2.0)是移动互联网,从2008年左右拉开大幕,到今天仍然精彩纷呈。智能手机具备“永远在线”和“随时随地”的特点,这让移动互联网成为很多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网”这个概念在这个阶段逐步消失,我们时刻都生活在网络里,社交关系被大量地引入互联网,更多的新社交关系被建立。智能手机让各类传感器开始普及,让物理世界加速映射到互联网实现数字化,同时也让互联网上的各种服务能够应用到社会生活中,线上(online)和线下(offline)开始紧密地交互。社交网络、O2O服务(线上到线下服务)、手机游戏、短视频、网络直播、信息流服务、应用分发和互联网金融等移动互联网服务成为主流。在这一阶段,苹果公司、Facebook、爱彼迎、优步、小米、字节跳动、滴滴、美团、蚂蚁金服、拼多多和快手等迅速崛起,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在Web2.0时代,用户可以自主创建互联网中的内容,但流量入口与利益分配等却被各个互联网巨头公司把控,且隐私与安全问题难以保障。Web 3.0第三代互联网(Web 3.0)将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旨在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合约系统,并颠覆个人和机构达成协议的方式。Web 3.0复刻了第一版互联网(即Web 1.0)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Web 1.0的特色是用户自己架设博客网站以及RSS feed,在此基础上,Web 3.0还结合了Web 2.0丰富的交互体验,比如社交媒体平台。Web 1.0和Web 2.0相结合,就形成了Web3的数字化生态,在其中用户可以真正拥有自己的数据,并且交易受到了加密技术保障。用户无需再信任品牌背书,而是可以依赖确定的软件代码逻辑来严格执行协议。未来我们将看到一个不同于Web 1.0、2.0的互联网:区块链让数据成为资产智能合约打造可编程的智能经济体系人工智能构建全球智慧大脑并创造“数字人”物联网让物理世界的现实物体向数字空间广泛映射AR实现了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叠加5G网络、云计算、边缘计算将构建更加宏伟的数字新空间这个发展阶段也同样会出现一系列全新的“杀手级应用”,诞生一批伟大的新型经济组织,而非垄断巨头企业。在Web3.0时代,用户将成为互联网真正的创作者与构建者,用户所创造的数据信息与数据资产都将归自身所有。也就是说,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设计和设想,Web 3.0将会是一个更加开放,公平和安全的网络。Web 3.0的网络形态不是当前Web2.0的简单升级,它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主要是是平台利益的分配问题,每一个参与到Web 3.0的个体都将享受到属于他们的红利。本文简要对互联网的前世今生:Web 1.0、2.0、3.0作了介绍,后续将继续为大家科普Web 3.0相关概念、核心技术以及对我们的作用,敬请期待!推荐阅读:1、《区块链是构建产业互联网的可信基础设施》2、《隐私计算布局思考》3、读书 |《数据资产论》:数据如何资产化?4、区块链产业发展五大趋势:数据安全、科技监管、自主可控、双碳战略、数字经济 提前看到未来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点击下方卡片关注101链视界,和1000+读者一起洞察技术本质▲关注公众号“101链视界”,洞察技术本质技术交流 | 行业研报 | 前沿洞察 | 转载开白 | 加入社群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欢迎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发布于 2022-02-03 16:17Web 3.0互联网区块链(Blockchain)​赞同 12​​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asympTech渐进实验室专注于大数据、分布式领域的技术文章

Web 2.0 - MBA智库百科

Web 2.0 - MBA智库百科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0个条目

查看

条目讨论编辑 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可打印版

永久链接

Web 2.0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1 什么是Web 2.0

2 Web2.0原则

2.1 1. 互联网作为平台

2.2 2. 利用集体智慧

2.3 3. 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

2.4 4. 软件发布周期的终结

2.5 5. 轻量型编程模型

2.6 6. 软件超越单一设备

2.7 7. 丰富的用户体验

3 Web 2.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4 Web 2.0的设计模式

4.1 Web2.0两大特征

5 Web2.0应用

5.1 1、Blog

5.2 2、 Tag

5.3 3、 SNS

5.4 4、 RSS

5.5 5、 Wiki

6 web2.0理论及技术

6.1 1、 六度关系理论

6.2 2、 Xml

6.3 3、 AJAX

7 web2.0产品

8 web2.0的具体应用

9 相关资料

[编辑]什么是Web 2.0

  Web 2.0,是相对Web 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Web 2.0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

[编辑] Web2.0原则

  Web2.0七大原则

[编辑] 1. 互联网作为平台

  正如许多重要的理念一样,Web 2.0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而是一个重力核心。不妨将Web 2.0视作一组原则和实践,由此来把距离核心或远或近的网站组成为一个类似太阳系的网络系统,这些网站或多或少地体现着Web 2.0的原则。可以说,Web 2.0是发展引发信息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以开放创新、共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

  在2004年10月的第一次Web 2.0的会议上,约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和我在我们各自的开场白中列举了一组初步的原则。这些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互联网作为平台”。这也曾是Web 1.0的宠儿网景公司(Netscape)的战斗口号,而网景在同微软的大战中陨落了。此外,我们早先的Web 1.0的楷模中的两个,DoubleClick和Akamai公司,皆是将网络当作平台的先驱。人们往往不认为这是一种网络服务,但事实上,广告服务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网络服务,同时也是第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混合处理(mashup),如果用另一个近来流行的词来说的话。每个旗帜广告(banner ad)都是用来在两个网站之前无缝合作,向位于另外一台计算机上的读者传递一个整合好的页面。

  Akamai也将网络看作平台,并且在一个更深入的层次上,来搭建一个透明的缓存和内容分发网络,以便降低宽带的拥塞程度。

  虽然如此,这些先驱提供了有益的对比,因为后来者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可以将先驱们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延伸,从而对新平台本质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 2.0的先驱,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可以通过引入更多Web 2.0的设计模式,来实现更多的应用。

  让我们对这三个案例中的每一个都作一番深究,来探讨其间的一些本质性的差别。

  Netscape 对 Google

  如果Netscape可以称为Web 1.0的旗手,那么Google几乎可以肯定是Web 2.0的旗手,只要看看他们的首次公开上市(IPO)是如何地揭示了各自的时代就清楚了。所以我们就从这两个公司和其定位的差别入手。

  Netscape以传统的软件摹本来勾勒其所谓“互联网作为平台”:他们的旗舰产品是互联网浏览器,一个桌面应用程序。同时,他们的战略是利用他们在浏览器市场的统治地位,来为其昂贵的服务器产品建立起市场。从理论上讲,在浏览器中控制显示内容和程序的标准,赋予了Netscape一种市场支配力,如同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所享受的一样。很像当初“自行的马车”(horseless carriage)将汽车描绘为一种熟知事物的延伸,Netscape曾推销一种网络桌面(webtop)来替代传统的桌面(desktop),并且计划借助信息更新,以及由购买了Netscape服务器的信息提供者来推送的各种小程序,来开发推广这种网络桌面。

  最终,浏览器和网络服务器都变成了“日用品”,同时价值链条也向上移动到了在互联网平台上传递的服务。

  作为对比,Google则以天生的网络应用程序的角色问世,它从不出售或者打包其程序,而是以服务的方式来传递。客户们直接或间接地为其所使用的服务向Google付费。原有软件工业缺陷荡然无存。没有了定期的软件发布,只需要持续的改善。没有了许可证或销售,只需要使用。没有了为了让用户在其设备上运行软件而不得不进行的平台迁移,只需要搭建宏大的、由众多个人计算机组成的、可伸缩的网络,其上运行开源操作系统,及其及自行研制的应用程序和工具,而公司之外的任何人则永远无法接触到这些东西。

  在其底层,Google需要一种Netscape从未需要过的能力:数据库管理。Google远远不只是一个软件工具的集合,它是一个专业化的数据库。没有这些数据,那些工具将毫无用武之地;没有这些软件,数据也将无可控制。软件许可证制度和对应用程序接口(API)的控制——上一个时代的法宝——已经毫不相关了,因为Google的软件只需要执行而从不需要分发,也因为如果不具备收集和管理数据的能力,软件本身就没有什么用处了。事实上,软件的价值是同它所协助管理的数据的规模和活性成正比的。

  Google的服务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器,虽然其服务是通过大规模的互联网服务器集合来传递的;其服务也不是一个浏览器,虽然这种服务是被用户在浏览器中体验到的。Google的旗舰产品——搜索服务,甚至不托管它让用户来搜寻的内容。很像一个电话通话过程,不仅发生在通话的两端,而且发生在中间的网络上。作为用户和其在线体验的一个中介,Google作用于浏览器、搜索引擎和最终的内容服务器之间的空间中。

  虽然Netscape和Google都可以被描述为软件公司,但显然Netscape可以归到Lotus,Microsoft,Oracle,SAP,以及其他发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软件革命的那些公司所组成的软件世界。而Google的同伴们,则是像eBay,Amazon,Napster,及至DoubleClick和Akamai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DoubleClick对Overture和AdSense

  同Google类似,DoubleClick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它把软件作为一种服务,在数据管理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并且正如上文所述,它是一个早在连网络服务的名字还不曾有的时候,就已然开始其服务的先驱。然而,DoubleClick最终还是被其商业模式局限住了。它所贯彻的是九十年代的互联网观念。这种观念围绕着出版,而不是参与;围绕着广告客户,而不是消费者,来进行操纵;围绕着规模,认为互联网会被如MediaMetrix等网络广告评测公司尺度下的所谓顶级网站所统治。

  结果是,DoubleClick得意地在其网站上引用道:“超过2000种的成功应用”。而相对比的是,Yahoo!公司的搜索市场(从前的Overture)和Google的AdSense产品,已经在为几十万的广告客户服务。

  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源自于对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到的所谓“长尾”的领悟,即众多小网站集体的力量提供了互联网的大多数内容。DoubleClick的产品要求一种签订正式的销售合同,并将其市场局限于很少的几千个大型网站。Overture和Google则领会到如何将广告放置到几乎所有网页上。更进一步地,它们回避了发行商和广告代理们所喜爱的广告形式,例如旗帜广告和弹出式广告,而采用了干扰最小的、上下文敏感的、对用户友好的文字广告形式。

  Web 2.0的经验是:有效利用消费者的自助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以便能够将触角延伸至整个互联网,延伸至各个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延伸至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

  毫不奇怪,其他Web 2.0的成功故事也显示着同样的轨迹。eBay扮演着一个自动的中间媒介的角色,使个体之间发生的几个美元的偶然性的交易成为可能。Napster(虽然已经出于法律原因而关闭)将其网络建立在一个集中的歌曲数据库之上,但是它让每一个下载者都成为一台服务器,从而使其网络逐渐扩大。

  Akamai 对 BitTorrent

  同DoubleClick类似,Akamai的业务重点面向网络的头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边缘。虽然它服务于那些处于网络边缘的个体的利益,为他们访问位于互联网中心的高需求的网站铺平了道路,但它的收入仍然来自从那些位于中心的网站。

  BitTorrent,像P2P风潮中的其他倡导者一样,采用了一种激进的方式来达到互联网去中心化(internet decentralization)的目的。每个客户端同时也是一个服务器;文件被分割成许多片段,从而可以由网络上的多个地方提供,透明地利用了网络的下载者来为其他下载者提供带宽和数据。事实上,文件越流行下载得越快,因为有更多的用户在为这个文件提供带宽和各个片段。

  BitTorrent由此显示出Web 2.0的一个关键原则:用户越多,服务越好。一边是Akamai必须增加服务器来改善服务,另一边是BitTorrent用户将各自的资源贡献给大家。可以说,有一种隐性的“参与体系”内置在合作准则中。在这种参与体系中,服务主要扮演着一个智能代理的作用,将网络上的各个边缘连接起来,同时充分利用了用户自身的力量。

[编辑] 2. 利用集体智慧

  在诞生于Web 1.0时代并且存活了下来,而且要继续领导Web 2.0时代的那些巨人的成功故事的背后,有一个核心原则,就是他们借助了网络的力量来利用集体智慧:

  --超级链接是互联网的基础。当用户添加新的内容和新的网站的时候,将被限定在一种特定的网络结构中,这种网络结构是由其他用户发现内容并建立链接的。如同大脑中的神经突触,随着彼此的联系通过复制和强化变得越来越强,而作为所有网络用户的所有活动的直接结果,互联的网络将有机地成长。

  --Yahoo!是第首例伟大的成功故事,诞生于一个分类目录,或者说是链接目录,一个对数万甚至数百万网络用户的最精彩作品的汇总。虽然后来Yahoo!进入了创建五花八门的内容的业务,但其作为一个门户来收集网络用户们集体作品的角色,依然是其价值核心。

  --Google在搜索方面的突破在于PageRank技术,该技术令其迅速成为搜索市场上毫无争议的领导者。PageRank是一种利用了网络的链接结构,而不是仅仅是使用文档的属性,来实现更好的搜索效果的方法。

  --eBay的产品是其全部用户的集体活动,就向网络自身一样,eBay随着用户的活动而有机地成长,而且该公司的角色是作为一个特定环境的促成者,而用户的行动就发生在这种环境之中。更重要的是,eBay的竞争优势几乎都来自于关键性的大量的买家和卖家双方,而这正是这一点使得后面许多竞争者的产品的吸引力显著减低。

  --Amazon销售同Barnesandnoble.com等竞争者相同的产品,同时这些公司从卖方获得的是同样的产品描述、封面图片和目录。所不同的是,Amazon已然缔造出了一门关于激发用户参与的科学。Amazon拥有比其竞争者高出一个数量级以上的用户评价,以及更多的邀请来让用户以五花八门的方式,在近乎所有的页面上进行参与,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利用用户的活动来产生更好的搜索结果。Barnesandnoble.com的搜索结果很可能指向该公司自己的产品,或者是赞助商的结果,而Amazon则始终以所谓“最流行的”打头,这是一种实时计算,不仅基于销售,而且基于其他一些被Amazon内部人士称为围绕着产品“流动”(flow)的因素。由于拥有高出对手一个数量级的用户参与,Amazon销售额超出竞争对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具备了这种洞察力,并且可能会将之延伸开来的那些创新型的公司,正在互联网上留下他们的印迹。

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是一种在线百科全书,其实现基于一种看似不可能的观念。该观念认为一个条目可以被任何互联网用户所添加,同时可以被其他任何人编辑。无疑,这是对信任的一种极端的实验,将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格言(源自开放源码软件的背景之下):“有足够的眼球,所有的程序缺陷都是肤浅的”(with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运用到了内容的创建之中。维基百科全书已然高居世界网站百强之列,并且许多人认为它不久就将位列十强。这在内容创建方面是一种深远的变革。

  像del.icio.us(美味书签)和Flickr这样的网站,其公司已经在近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已经在一种被人们成为“分众分类”(folksonomy,有别于传统分类法)的概念上成为先行者。“分众分类”是一种使用用户自由选择的关键词对网站进行协作分类的方式,而这些关键词一般称为标签(tags)。标签化运用了像大脑本身所使用的那种多重的、重叠的关联,而不是死板的分类。举一个经典的例子,在Flickr网站上,一幅小狗照片可能被加上“小狗”和“可爱”这样的标签,从而允许系统依照用户行为所产生的自然的方式来进行检索。

  协作式垃圾信息过滤产品,例如Cloudmark,就聚集了电子邮件用户们对于“一封邮件是或者不是垃圾邮件”的众多相互独立的决策,从而胜过了依赖于分析邮件本身的那些系统。

  伟大的互联网成功者并不主动地到处推销其产品,这几乎成为公理。他们采用“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些推介会直接从一个用户传播到另外一个用户。如何一个网站或产品依赖广告来进行宣传,你几乎可以断定它不是Web 2.0。

  即便许多互联网基础设施本身,包括在大多数网络服务器中用到的Linux,Apache,MySQL,以及Perl,PHP或Python代码,也都依靠开放源码的对等生产(peer-production)的方式。其中包含了一种集体的、网络赋予的智慧。在SourceForge.net网站上列有至少10万种开放源码软件项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一个项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使用项目代码。

  同时,由于作为用户使用的结果,新的项目从边缘迁移到中心。一个对软件的有机的接受过程几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营销。同时,作为用户应用的结果,新的项目从边缘迁移到中心,这是一种几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营销的,有机的软件采用过程,。

  经验是:源于用户贡献的网络效应,是在Web 2.0时代中统治市场的关键。

  平台总是打败应用程序

  在过去每次同对手的竞争中,微软都成功地打用了平台这张牌,打败了即便是最占主导地位的应用程序。Windows平台让微软以Excel取代了Lotus 1-2-3,以Word取代了WordPerfect,,以Internet Explorer取代了Netscape浏览器。

  不过这次,冲突不是在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而是在两种平台之间。每个平台皆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一方面,一个独立软件商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并且将应用程序接口和操作系统紧密集成,从而对程序设计模式予以控制;另一方面,是一个没有所有者的系统,由一组协议、开放标准和对合作的共识来连结到一起。

Windows系统代表了由软件程序接口来进行专有控制的高峰。Netscape曾尝试用微软当初对付其对手所使用的手段,来同微软进行争夺,但是失败了。然而拥有互联网开放标准的Apache却已经繁荣了起来。此番上演的战局,已经不再是实力悬殊的平台对决孤立的软件了,而是变成了平台对决平台。问题在于,哪个平台,或者更深远地来说哪个体系,以及哪个商业模式,最能适应未来的机遇。

  Windows对于早期的PC时代的问题是一种卓越的解决方案。它统一了程序开发者的竞技场,解决了很多困扰这个领域的问题。但这种由单一供方控制的一刀切的方法,已经不再是适宜的解决方案,而成为了一种问题。面向交流的系统需要协同性,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当然也是如此。除非供方可以控制每一例交互的两个终端,这种通过软件的程序接口来锁定用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企图通过控制平台来推销应用程序的Web 2.0提供商,从定义上讲,已经丧失了这个平台的优越性。

  这并不是说锁定和竞争优势的机会不复存在了,而是说我们相信这种机会不是通过控制软件程序接口和协议来取得的。新的游戏规则正在浮现。那些能够理解这些新的游戏规则,而不是企图回到PC软件时代旧有规则的公司,才有可能在Web 2.0时代获得成功。

  博客和大众智慧

  Web 2.0时代一项最受追捧的特性就是博客的兴起。个人主页从互联网早期就已经存在了,而个人日记和每日发表观点的专栏就更渊源久远了,那么到底有什么让人大惊小怪的呢?

  归根底地,博客只是一种日记形式个人网页。但正如里奇·斯格仁塔(Rich Skrenta)指出的,博客的按时间顺序来排列的结构“看起来像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变化,但却推动着一个迥然不同的分发、广告和价值链。”

  其中一大变化就是一项称为RSS的技术。RSS是自早期计算机高手们认识到CGI(公共网关接口)可用来创建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网站以来,在互联网根本结构方面最重要的进步。RSS使人们不仅仅链接到一个网页,而且可以订阅这个网页,从而每当该页面产生了变化时都会得到通知。斯格仁塔将之称为“增量的互联网”(incremental web)。其他人则称之为“鲜活的互联网”(live web)。

  当然,现在所谓“动态网站”(即具有动态产生的内容的、由数据库驱动的网站)取代了十年前的静态网站。而动态网站的活力不仅在于网页,而且在链接方面。一个指向网络博客的链接实际上是指向一个不断更新的网页,包括指向其中任何一篇文章的“固定链接”(permalinks),以及每一次更新的通知。因此,一个RSS是比书签或者指向一个单独网页的链接要强大得多。

  RSS同时也意味着网页浏览器不再只是限于浏览网页的工具。尽管诸如Bloglines之类的RSS聚合器(RSS aggregators)是基于网络的,但其他的则是桌面程序,此外还有一些则可以用在便携设备上来接受定期更新的内容。

  RSS现在不仅用于推送新的博客文章的通知,还可以用于其他各种各样的数据更新,包括股票报价、天气情况、以及图片。这类应用实际上是对RSS本源的一种回归:RSS诞生于1997年,是如下两种技术的汇合:一种是戴夫·温纳(Dave Winer)的“真正简单的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术,用于通知博客的更新情况;另一种是Netscape公司提供的“丰富站点摘要”(Rich Site Summary)技术,该技术允许用户用定期更新的数据流来定制Netscape主页。后来Netscape公司失去了兴趣,这种技术便由温纳的一个博客先驱公司Userland承接下来。不过,在现在的应用程序实现中,我可以看出两者共同的作用。

  但是,RSS只是令博客区别于同普通网页的一部分原因。汤姆·科特斯(Tom Coates)这样评论固定链接的重要性:

  “现在它可能看上去像是一项普普通通的功能,但它却有效地将博客从一个易于发布(ease-of-publishing)的现象,进一步转变为互相交叉的社区的一种对话式的参与。这是首次使得对其他人的网站上的很特定的帖子表态和谈论变得如此地容易。讨论出现了,聊天也出现。同时,其结果是出现了友谊或者友谊更加坚定了。固定链接是第一次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在博客之间搭建桥梁的尝试。”

  在许多方面,RSS同固定链接的结合,为HTPP(互联网协议)增添了NNTP(新闻组的网络新闻协议)的许多特性。所谓“博客圈”(blogosphere),可以将其视作一种同互联网早期的、以对话方式来灌水的新闻组和公告牌相比来说,新型的对等(peer-to-peer)意义上的等价现象。人们不仅可以相互订阅网站并方便地链接到一个页面上的特定评论,而且通过一种称为引用通告(trackbacks)的机制,可以得知其他任何人链接到了他们的页面,并且可以用相互链接或者添加评论的方式来做出回应。

  有趣的是,这种双向链接(two-way links)曾是象Xanadu之类的早期超文本系统的目标。超文本纯粹论者已然将引用通告颂扬为向双向链接迈进了一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通告不是一个真正的双向链接,确切地讲是一种(潜在地)实现了双向链接效果的对称式单向链接。其间的区别看起来可能很细微,但实际上却是巨大的。诸如Friendster, Orkut和LinkedIn那样的社交网络系统(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需要接受方做出确认以便建立某种连接,从而缺少像互联网架构本身那样的可伸缩性。正如照片共享服务Flickr网站的创始人之一卡特里纳·费克(Caterina Fake)所指出的,注意力仅在碰巧时才礼尚往来。(Flickr因此允许用户设置观察列表,即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RSS来订阅其他所有用户的照片流。注意的对象将会被通知,但并不一定要认可这种连接。)

  如果Web 2.0的一个本质是利用集体智慧,来将互联网调试为一种所谓的全球的大脑,那么博客圈就是前脑中喋喋不休的呓语,那种我们整个头脑中都能听到的声音。这可能并不反映出大脑的往往是无意识的深层结构,但却是一种有意识的思考的等价物。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思考和注意力的反映,博客圈已经开始具有强有力的影响。

  首先,因为搜索引擎使用链接结构来辅助预测有用的页面,作为最多产和最及时的链接者,博客们在修整搜索引擎结果方面充当着一种不成比例的角色。其次,因为博客社区是如此多地自相引用,关注其他博客的博客们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此外,评论家们所批判的“回音室”(echo chamber)也是一种放大器。

  如果只是一种放大器,那么撰写博客将会变得无趣。但是像维基百科全书一样,博客将集体智慧用作一种过滤器。被詹姆士·苏瑞奥维奇(James Suriowecki)称为“大众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的规律起了作用,并且就像PageRank技术所产生的结果胜过分析任何单一文档一样,博客圈的集体关注会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

  虽然主流媒体可能将个别的博客视为竞争者,但真正使其紧张的将是同作为一个整体的博客圈的竞争。这不仅是网站之间的竞争,而且是一种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Web 2.0的世界也正是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所谓“个人媒体”(We,the media)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是所谓“原本的听众”,而不是密实里的少数几个人,来决定着什么是重要的。

[编辑] 3. 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

  现在每一个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程序都由一个专门的数据库驱动:Google的网络爬虫, Yahoo!的目录(和网络爬虫),Amazon的产品数据库,eBay的产品数据库和销售商,MapQuest的地图数据库,Napster的分布式歌曲库。正如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在去年的私人对话中谈到的,“SQL是新的HTML”。数据库管理是Web 2.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使得我们有时候称这些程序为“讯件”(infoware)而不仅仅是软件。

  该事实也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谁拥有数据?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已经见到了这样一些案例,其中对数据库的掌控导致了对市场的支配和巨大的经济回报。当初由美国政府的法令授权给Network Solutions公司(后被Verisign公司收购)的对域名注册的垄断,曾经是互联网上的第一个摇钱树。虽然我们在争论通过控制软件的API来形成商业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会变得困难得多,但是对关键数据资源的控制则不同,特别是当要创建这些数据资源非常昂贵,或者经由网络效应容易增加回报的时候。

  注意一下由MapQuest, maps.yahoo.com,maps.msn.com,或者maps.google.com等网站提供的每张地图下面的版权声明,你会发现这样一行字“地图版权NavTeq,TeleAtlas”,或者如果使用的是新的卫星图像服务,则会看到“图像版权Digital Globe”的字样。这些公司对其数据库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仅NavTeq一家,就公布投资7.5亿美元用于创建其街道地址和路线数据库。Digital Globe则投资5亿美元来启动其自有卫星,来对政府提供的图像进行改进。)NavTeq竟然已做了很多模仿Intel的耳熟能详的Intel Inside标识的事:例如带有导航系统的汽车就带有“NavTeq Onboard”的印记。数据是许多此类程序事实上的Intel Inside,是一些系统的唯一的信息源组件,这些系统的软件体系多数是开放源码的,也有商业化的。

  当前竞争火热的网络地图(web mapping)领域显示着,对拥有软件核心数据的重要性的疏忽大意,将最终削弱其竞争地位。MapQuest在1995年率先进入地图领域,随后是Yahoo!,再后来是Microsoft,而最近Google也决定挺进这一市场,他们可以轻松地通过对同一数据的授权来提供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程序。

  然而,作为对比的是Amazon.com的竞争地位。像Barnesandnoble.com这样的竞争者一样,其原始数据库来自于ISBN注册商.R. Bowker。但是同MapQuest不同,Amazon大力增强其数据,增加出版商提供的数据,例如封面图片,目录,索引,和样张材料。更重要的是,他们利用了其用户来评注数据,以至于十年之后,是Amazon而不是Bowker,成为图书文献信息的主要来源,一个学者、图书管理员和消费者的参考书目来源。Amazon还引入了其专有的标识符,即ASIN,该标识符在ISBN存在时与之对应,而当产品不带有ISBN时,就创建出一个等价的命名空间。Amazon从而有效地“吸收和拓展了”其数据提供商。

  设想如果MapQuest也已做了同样的事情,利用他们的用户来评注地图和路线,添加新的价值层面。那么对仅仅通过授权使用基础数据来进入这一市场的其他竞争者,将造成远远大得多的困难。

  近期Google地图的引入,为应用程序销售商和其数据提供商之间的竞争,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室。Google的轻量型编程模型已经引发了不计其数的增值服务的出现,这些服务以数据混合的方式,将Google的地图同其他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的数据源相结合。保罗·拉特马赫(Paul Rademacher)的housingmaps.com是这种混合的一个上佳范例,其网站将Google的地图同Craigslist的公寓出租,以及住宅购买数据相结合,来创建一种交互式的房屋搜索工具。

  目前,这些混合大多是由程序高手们实现的创新性的实验产品。但是企业行动将紧随其后。并且,人们已经可以从至少一类开发者中发现这一点。Google已经将数据源提供者的角色从Navteq那里夺走,并且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令人喜爱的中介者。在以后几年里,我们将会看到数据提供商和程序销售商之间的斗争,因为两大阵营都认识到了,特定的数据类别在作为搭建Web 2.0程序的积木时是多么的重要。

  这场竞赛已经涉及到拥有特定类别的核心数据:位置、身份、公共事件日历、产品标识和命名空间等。在许多情况下,在那些创建数据需要巨额成本的地方,也可能存在一种如同Intel Inside方式一样凭借单一数据源来所有作为的机遇。其他情况下,胜者将是那些通过用户聚合来达到临界规模,并且将聚合的数据融入系统服务中的公司。

  比如,在身份标识领域,PayPal,Amazon的一键式,以及拥有数百万用户的交流系统,都有可能成为创建整个网络范围的身份标识数据库的正当竞争者。(关于此,Google最近使用手机号码作为Gmail账号标识的尝试,可能就是朝借鉴和拓展电话系统所迈出的一步。)同时,像Sxip这样的创业公司,正在探索联合身份标识的可能性,以寻求一种“分布一键式”,从而提供一个无缝的Web 2.0标识子系统。在日历领域,EVDB则是通过维基式参与体系来搭建世界上最大的共享日历的一种尝试。虽然评判者尚在观望着任何一个特定创业公司或方式的成功是否,但很显然,这些领域的标准和解决方案,有效地将某些数据转变为“互联网操作系统”(internet operating system)的可靠的子系统,并将促成下一代的应用程序。

  关于数据,必须注意一个进一步的方面,那就是用户关心其隐私和对自己的数据的权限。在许多早期的网络程序中,版权只被松散地执行。例如,Amazon宣称对任何提交到其网站的评论的所有权,但却缺少强制性,人们可以将同样的评论转贴到其他任何地方。然而,随着很多公司开始认识到,对数据的掌控有可能成为他们首要的竞争优势来源,我们将会看到在此类控制方面强度更大的尝试。

  正如专有软件的增长而导致自由软件运动一样,在下一个10年中我们会看到专有数据库的增长将导致自由数据运动。在像维基百科全书这样的开放数据项目、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以及像Greasemonkey(让用户决定如何在其计算机上显示数据)这样的软件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抗势头的前兆。

  参与的体系

  一些系统被设计为鼓励参与。在丹·布莱克林(Dan Bricklin)的论文“共用的丰饶”(The Cornucopia of the Commons)中,他指出有三种创建大型数据库的方式。第一种,已经由Yahoo!来体现了,就是付费给人们来实现。第二种,由开放源码社区的经验启发而来,就是让志愿者来完成同样的任务。开放目录项目(Open Directory Project),一个Yahoo的开放源码竞争者,就是该方式的产物。但是Napster体现了第三种方式。因为Napster将其默认设置为自动为任何已经下载的音乐服务,任何用户都自动地帮助建立共享数据库的价值。同样的方式已经被其他所有P2P文件共享服务所采用。Web 2.0时代的一个关键经验在于:用户增加价值。但是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户会有意来为你的程序增加价值,而不怕麻烦。因而,Web 2.0公司均进行了这样的默认设置,即作为程序通常使用方式的副产品,来聚合用户数据并创造价值。正如上面所指出的,他们在搭建那种用户越多则效果越好的系统。

  米切尔·卡普尔(Mitch Kapor)曾经指出“体系是策略”。参与是Napster的本质,其根本体系的一部分。

  同更经常被引用的所谓“吸引志愿精神”的原因相比,这种体系结构上的洞察力可能更能抓住对开放源码软件成功的本质。互联网、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以及像Linux、Apache和Perl这样的开放源码软件项目的体系结构,均是这样一种设计,使得作为一种自动产生的副产品,谋求其自身利益的用户们创建着集体的价值。这些项目中的任何一个都有一个很小的核心、一种设计良好的扩展机制、和一种让任何人来添加任何合乎规定的组件的方式,不断增长着被Perl语言的创始人拉里·沃尔(Larry Wall)称为“洋葱头”(the onion)的外部层面。换句话说,这些技术通过他们本来的设计方式,体现着网络的效应。

[编辑] 4. 软件发布周期的终结

  如上文在对Google和Netscape的比较中谈到的,互联网时代软件的代表性特征就是它应该被作为服务来交付。这种事实导致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上很多根本性的变化。

  1. 运营必须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Google或者Yahoo!在产品开发方面的专门技术,必须同日常运营方面的专门技术相匹配。从软件作为制造品到软件作为服务的变化是如此地根本,以至于软件将不再能完成任务,除非每日加以维护。Google必须持续抓取互联网并更新其索引,持续滤掉链接垃圾和其他影响其结果的东西,持续并且动态地响应数千万异步的用户查询,并同步地将这些查询同上下文相关的广告相匹配。

  所以,Google的系统管理、网络、和负载均衡技术,可能比其搜索算法更被严加看管,也就不足为奇了。Google在自动化这些步骤上的成功是其同竞争者相比更有成本优势的一个关键方面。

  同样也不足为奇的是,像Perl、Python、PHP、和当前的Ruby这样的脚本语言在Web 2.0公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Sun公司的第一个网管哈桑·施罗德(Hassan Schroeder)曾对Perl有一个著名的形容:“互联网的管道胶带”(the duct tape of the internet)。事实上,动态语言(常常被称为脚本语言,并被软件制品时代的软件工程师所贬低),是系统和网络管理员,以及创建可经常更新的动态系统的程序开发者们所喜爱的工具。

  2. 用户必须被作为共同开发者来对待,这是从对开放源码开发实践的一种反思中得出的(即便所涉及的软件不太可能以开放源码授权方式来发行)。开放源码的格言“早发布并常发布”(release early and release often)事实上已经演变成一种更为极端的定位“永远的测试版”(the perpetual beta)。其中产品在开放状态下开发,新的功能以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速度被加入进来。Gmail、Google Maps、Flickr、del.icio.us,和其他类似的服务,可能会在某个阶段打着测试版的标识多年。

  故此,实时地监测用户行为,来考察哪些新特性被使用了,以及如何被使用的,将成为另外一种必须的核心竞争力。一位工作于一个主要在线服务网络商的开发者评论道:“我们每天在网站的某些部分提供两到三个新的特性,而且如果用户不采用它们,我们就将其撤掉。如果用户喜欢它们,我们就将其推广到整个网站。”

  Flickr的总开发师卡尔·亨德森(Cal Henderson),近来透露了他们是如何在短至每半个小时就部署一个新版本的。显而易见,这是同传统方式有天壤之别的开发模式。虽然不是所有的网络程序都以像Flickr这样的极端方式来开发,但几乎所有网络程序都有一个同任何PC或者客户-服务器时代截然不同的开发周期。正因如此,ZDnet杂志才论断Microsoft不会打败Google:“Microsoft的商业模式依赖于每个人在每两到三年都升级他们的计算环境。Google的模式则依靠任何人每天在其计算环境中自行探索新东西。”

  虽然Microsoft已经体现了从竞争中学习并最终做得最好的强大能力,但是毫无疑问这一次的竞争要求Microsoft(可以扩展到任何现存的软件公司)来成为一种在深入层面上显著有别的公司。天生的Web 2.0公司在享受自然而然的优势,因为它们不需要去摆脱陈旧的模式(及其相应的商业模式和营收来源)。

[编辑] 5. 轻量型编程模型

  一旦网络服务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型公司将以复杂的网络服务堆栈来加入到纷争之中。这种网络服务堆栈被设计用来为分布式程序建立更可靠性的编程环境。

  但是,就像互联网成功正是因为它推翻了许多超文本理论一样,RSS以完美的设计来取代简单的实用主义,已经因其简单性而成为大概是应用最广泛的网络服务,而那些复杂的企业网络服务尚未能实现广泛的应用。

  类似地,Amazon.com的网络服务有两种形式:一种坚持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网络服务堆栈的形式主义;另一种则简单地在HTTP协议之外提供XML数据,这在轻量型方式中有时被称为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代表性状态传输)。虽然商业价值更高的B2B连接(例如那些在Amazon和一些像ToysRUs这样的零售伙伴之间的连接)使用SOAP堆栈,但是根据Amazon的报道,95%的使用来自于轻量型REST服务。

  同样的对简易性的要求,可以从其他“朴实的”网络服务中见到。Google近来的Google地图的推出就是一个例子。Google地图的简单AJAX(Javascript和XML的结合)接口迅速被程序高手们破译,被随即进一步将其数据混合到新的服务之中。

  地图相关网络服务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例如像ESRI那样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从MapQuest和Microsoft的MapPoint。但是Google地图以其简洁性而让世界兴奋起来。虽然从前销售商所支持的网络服务都要求各方之间的正式约定,但Google地图的实现方式使数据可以被捕获,于是程序高手们很快就发现了创造性地重用这些数据的方法。

  这里有几条重要的经验:

  1. 支持允许松散结合系统的轻量型的编程模型。由企业开发的网络服务堆栈的复杂设计是用来促成紧密结合的。虽然这在许多情况下是必须是,但是许多最重要的应用程序可以事实上保持松散结合,甚至是脆弱的结合。Web 2.0的理念同传统的IT的理念迥然不同。

  2. 考虑聚合(syndication)而不是协调(coordination)。简单的网络服务,例如RSS和基于REST的网络服务,是用来向外聚合数据,但并不控制其达到连接的另外一端时发生的事情。这种想法是互联网本身的基础,一种对所谓端到端原则的反映。

  3. 可编程性和可混合性设计。像最初的互联网一样,RSS和AJAX这样的系统,都有此共同点:重用的障碍非常低。许多有用的软件事实上是开放源码的,而即便它不是,也没有许多东西来保护其知识产权。互联网浏览器的“查看源文件”选项,使得许多用户可以复制其他任何用户的网页;RSS被设计得使用户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查看所需要的内容,而不是按照信息提供者的要求;最成功的网络服务,是那些最容易采纳未被服务创建者想到的新的方向。同更普遍的“保留所有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相比,随着创作共用约定而普及的“保留部分权利”(Some Rights Reserved)一词成为一个有益的指路牌。

  装配中的创新

  轻量型商业模型是对轻量型编程和轻量型结合的一种自然产物。Web 2.0的理念善于重用。一种像housingmaps.com这样的新服务,是通过将两个现存服务抓取到一起来简单地创建起来的。Housingmaps.com还没有商业模式(目前为止),但对于许多小规模的服务,Google的AdSense(或Amazon的associates fees计划,或者两者都是)为同类服务提供了营收模式。

  这些案例为Web 2.0的另外一个关键原则提供了启发,我们将之称为“装配中的创新”。当商品组件充裕时,你可以通过以新颖的或者有效的方式来装配这些组件来创建价值。很像PC革命为硬件商品装配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机会,其中像Dell这样的公司创造了这种装配的科学,并从而打败了那些商业模式上要求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的公司,我们相信Web 2.0为各个公司提供了,通过在利用和整合由其他人提供的服务方面逐渐完善,来赢得竞争的机会。

[编辑] 6. 软件超越单一设备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Web 2.0特性是Web 2.0已经不再局限于PC平台这样一个事实。在对Microsoft的告别建议中,长期的Microsoft开发者戴夫·斯塔兹(Dave Stutz)指出:“超越单一设备而编写的有用软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获得更高的利润”。

  当然,任何的网络程序都可被视为超越单一设备的软件。毕竟,即便是最简单的互联网程序也涉及至少两台计算机:一个负责网络服务器,而另一个负责浏览器。而且就如我们已经探讨过的,在将网络作为平台的开发中,把这个概念拓展到由多台计算机提供的服务而组成的合成应用程序中。

  但是如同Web 2.0的许多领域一样,在那些领域中“2.0版的事物”(2.0-ness)并不是全新的,而是对互联网平台真正潜能的一种更完美的实现,软件超越单一设备这一说法赋予我们为新平台设计程序和服务的关键性的洞察力。

  迄今为止,iTunes是这一原则的最佳范例。该程序无缝地从掌上设备延伸到巨大的互联网后台,其中PC扮演着一个本地缓存和控制站点的角色。之前已经有许多将互联网的内容带到便携设备的尝试,但是iPod/iTunes组合却是这类应用中第一个从开始就被设计用于跨越多种设备的。TiVo则是另外一个不错的例子。

  iTunes和TiVo也体现了Web 2.0的其他一些核心原则。它们本身都不是网络程序,但都利用了互联网平台的力量,使网络成为其体系中无缝连接的、几乎不可察觉的一部分。数据管理显然是它们所提供的价值的核心。它们也是服务,而非打包的程序(虽然对于iTunes来说,它可以被用作一个打包的程序来仅仅管理用户本地的数据)。不仅如此,TiVo和iTunes都展示了一些集体智慧的方兴未艾的应用。虽然对于每个情况,其实验都是同网络IP入口的周旋。iTunes中只有有限的参与体系,虽然近来增加的播客(podcasting)将这一规则规律性了不少。

  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伟大变革的Web 2.0领域中的一个,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正连接到这个新的平台中来。当我们的电话和汽车虽不消费数据但却报告数据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程序呢?实时的交通监测、快闪暴走族(flash mobs)、以及公民媒体,只不过是新平台的能力的几个早期警示。

  一篇Web 2.0的投资论文

  风险投资家保罗·科德罗斯基(Paul Kedrosky )写道:“关键在于去寻找一种你共识相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投资”。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Web 2.0的每个方面都涉及到同共识的分歧:每个人都在强调保持数据隐私的重要性,而Flickr/Napster等等,却使其公开化。这并非只是为了分歧而分歧(比如追求宠物食在线),而是在可以从中创建出一些东西的地方发生分歧。Flickr缔造了社区,Napster创造了收藏的广度。

  另外一种看待这种现象的方式,就是成功的公司都放弃了一些昂贵但被认为重要的东西,以便免费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曾经昂贵过的东西。例如,维基百科全书放弃了集中的编审控制,以作为对速度和广度的回报。Napster放弃了“目录册”的想法(列出所有销售商正在销售的歌曲),并因此获得了广度。Amazon放弃了用于一个实体店面的想法,却从而服务于整个世界。Google放弃了大宗用户(开始的时候),却得到了80%的,其要求从前未被满足的用户。下面的说法很有一些合气道(借力打力)的精神:“你知道,你是对的——整个世界的人都绝对可以更新这篇文章。而且你猜怎么着,这对你是个坏消息”。——内森·托克英顿(Nat Torkington)

[编辑] 7. 丰富的用户体验

  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魏裴(Pei Wei)开发的Viola浏览器,互联网就被用来在网页浏览器中传送“小程序”(applet)和其他一些活动内容。1995年Java的引入就是围绕着这样的小程序的传送。JavaScript和后来的DHTML都被作为轻量型方式引入,来为客户端提供可编程性和丰富的用户体验。几年以前,Macromedia缔造出“丰富的互联网应用程序”(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一词(该词也被Flash的竞争者开放源码的Laszlo系统使用),以便凸显Flash不仅可传送多媒体内容,而且可以是GUI(图形用户界面)方式的应用程序体验。

  然而,互联网传递整个应用程序的潜能在Google引入Gmail之前,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紧接着就是Google地图程序,一些基于互联网的带有丰富用户界面以及PC程序等同的交互性的应用程序。在网络设计公司Adaptive Path的耶希•詹姆斯•加莱特(Jesse James Garrett)的一个讨论会论文中,Google所使用的这组技术被命名为AJAX。他写道:

  Ajax不是一项技术。它其实是几项技术,每项技术自身都很繁荣,它们以强有力的全新方式结合起来。Ajax涵盖:

  -- 运用XHTML和CSS实现基于各种标准的展示。

  -- 运用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实现动态显示和交互。

  -- 运用XML和XSLT实现数据交换和操作。

  -- 运用XMLHttpRequest实现异步数据检索。

  -- JavaScript将所有这些绑定到一起。

  AJAX也是Web 2.0程序的一个关键组件,例如现在归属Yahoo!的Flickr,37signals的程序basecamp和backpack,以及其他Google程序,例如Gmail和Orkut。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史无前例的用户界面创新阶段,因为互联网开发者们终于可以创建,像本地基于PC的应用程序一样丰富的网络程序了。

  有趣的是,许多现在正被探索的功能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90年代后期,Microsoft和Netscape,都对现在终于被认识到的那些功能有所洞察,但是它们对于所要采用的标准的争斗,使得实现跨浏览器的应用程序变得困难。仅在当初Microsoft确定无疑地赢得了浏览器之战的时候,而且那时事实上只需要针对一个浏览器标准,编写这种程序才成为可能。同时,虽然Firefox在浏览器市场中重新引入了竞争,但至少在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对互联网标准的破坏性的争夺以至于我们倒退到90年代。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会看到许多新的网络程序,不仅确实是新颖的程序,而且是对PC程序丰富的网络再现。到目前为止,每个平台的变革也都为改变那些在旧平台中占主导地位的程序的领导地位创造了机会。

  Gmail已经在电子邮件中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创新,将互联网的力量(随处可访问、深层的数据库能力、可搜索性)与在易用性方面同PC界面接近的用户界面相结合。同时, PC平台上的其他邮件程序,正在从另一端通过增添IM和呈现能力,来蚕食着这一领域。我们离集成通信客户端有多少远呢?这些集成通信客户端应是整合了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和手机,并且应使用VoIP以便向网络程序的丰富功能中添加语音能力。这种竞赛已经开始。

  我们也很容易看到Web 2.0是如何重新打造地址簿的。一个Web 2.0风格的地址薄将把PC或电话上的本地地址簿,仅仅当作一种你显式要求系统记忆的联系人的缓存。同时,一个基于互联网的Gmail风格的异步代理,将保存发送或者接收的每个消息,每个电子邮件地址和每个使用过的电话号码,并且创造出社交网络的启发性算法,来决定当一个答案不能在本地缓存中找到时,应该提供哪个作为替代。在缺少答案的情况下,该系统会查询更广阔的社交网络。

  一个Web 2.0的字处理程序将会支持维基风格的协作编辑,而不仅仅是处理独立的文档。但是该程序也会支持我们期望在基于PC的字处理器中得到的那种丰富格式。Writely是这种程序的一个优秀范例,虽然它尚未引起广泛关注。

  此外,Web 2.0革命不会局限于PC程序。例如,在CRM这样的企业级应用程序中,Salesforce.com展示了网络是如何被用来以服务的方式来传递软件的。

  对新的进入者来说,竞争机会在于充分开发Web 2.0的潜能。成功的公司将创建可以向其用户学习的程序,利用可供参与的体系来建立一种决定性的优势,不仅在软件的界面方面,而且在共享数据的丰富程度方面。

[编辑] Web 2.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探索上述七大原则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强调了Web 2.0的一些主要特性。我们探讨的每一个例子都体现着这些原则中的一个或多个,但是可能不满足其他的原则。因此,让我们通过总结我们认为是Web 2.0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些方面,来结束本文。

  -- 服务,而不是打包的软件,具有高成本效益的可伸缩性。

  -- 控制独特的、难以再造的数据源,并且用户越多内容越丰富。

  -- 把用户作为共同开发者来信任。

  -- 利用集体智慧。

  -- 通过客户的自服务来发挥长尾的力量。

  -- 软件超越单一设备。

  -- 轻量型用户界面、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

  今后一个公司要宣称是“Web 2.0”,就要将其特性同上述列表相测试。越符合就越名副其实。不过要记住,在某一个领域的卓越表现,可能会比对七大原则中的每个都浅尝则止,要更为有效。

[编辑] Web 2.0的设计模式

  在“模式语言”(A Pattern Language)一书中,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为精炼描述对于体系结构问题的解决方案,开了一种格式上的处方。他写道:“每个模式都描述着一种在我们的环境中一遍又一遍地出现的问题,并因此描述了对该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以此方式你可以使用该方案上百万次,而从不需要重复作同样的事情。”

  1. 长尾

  小型网站构成了互联网内容的大部分内容;细分市场构成了互联网的大部分可能的应用程序。所以,利用客户的自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来延伸到整个互联网,到达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到达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

  2. 数据是下一个Intel Inside

  应用程序越来越多地由数据驱动。因此:为获得竞争优势,应设法拥有一个独特的,难于再造的数据资源。

  3. 用户增添价值

  对互联网程序来说,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用户多大程度上会在你提供的数据中,添加他们自己的数据。因而,不要将你的“参与的体系”局限于软件开发。要让你的用户们隐式和显式地为你的程序增添价值。

  4. 默认的网络效应

  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户会不嫌麻烦地为你的程序增添价值。因此:要将默认设置得使聚合用户的数据,成为用户使用程序的副产品。

  5. 一些权力保留

  知识产权保护限制了重用也阻碍了实验。因而,在好处来自于集体智慧而不是私有约束的时候,应确认采用的门槛要低。遵循现存准则,并以尽可能少的限制来授权。设计程序使之具备可编程性和可混合性。

  6. 永远的测试版

  当设备和程序连接到互联网时,程序已经不是软件作品了,它们是正在展开的服务。因此,不要将各种新特性都打包到集大成的发布版本中,而应作为普通用户体验的一部分来经常添加这些特性。吸引你的用户来充当实时的测试者,并且记录这些服务以便了解人们是如何使用这些新特性的。

  7. 合作,而非控制

  Web 2.0的程序是建立在合作性的数据服务网络之上的。因此:提供网络服务界面和内容聚合,并重用其他人的数据服务。支持允许松散结合系统的轻量型编程模型。

  8. 软件超越单一设备

  PC不再是互联网应用程序的唯一访问设备,而且局限于单一设备的程序的价值小于那些相连接的程序。因此:从一开始就设计你的应用程序,使其集成跨越手持设备,PC机,和互联网服务器的多种服务。

[编辑] Web2.0两大特征

  相对于web1.0,web2.0具有以下特征:

  1、多人参与

  Web1.0里,互联网内容是由少数编辑人员(或站长)定制的,比如搜狐;而在Web2.0里,每个人都是内容的供稿者。Web2.0的内容更多元化:标签tag、多媒体、在线协作等等。在Web2.0信息获取渠道里,RSS订阅扮演者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2、可读可写互联网

  在Web1.0里,互联网是“阅读式互联网”,而Web2.0是“可写可读互联网”。虽然每个人都参与信息供稿,但在大范围里看,贡献大部分内容的是小部分的人。

[编辑] Web2.0应用

[编辑] 1、Blog

  历史:

  Blog一词本起源于 weblog,意思是网上日志。1997年由 Jorn Barger所提出。在1998年, infosift 的编辑Jesse J. Garrett (http://www.jjg.net ),将一些类似blog的网站收集起来,寄给Cameron Barrett。 Cameron随后将名单发布在CamWorld网站上,许多人亦陆续将blog的URL给Cameron,慢慢的,一个新的网络社区俨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 (http://www.eatonweb.com )成立一个weblog 目录,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1999年,Peter Merholz (http://www.peterme.com )首次使用缩略词“blog”,成为今天常用的术语。但是,blog 真正开始快速发展的转折点,是在1999年6月,当时Pitas开始提供免费的weblog服务,紧接着8月,Pyra lab推出了现在的blogger.com。blogger.com 提供了简单易学的说明,以及能通过FTP直接将blog发表在个人网站上的功能,这带给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经有了很多Blog托管服务商(BSP),业内人士对其盈利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Blog的特点

  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并且不断更新。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回响/留言/评论(co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语,也借鉴了大量档案管理用语。一个blog亦可被视为一个档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与传统档案不同的是,blog的写作者(blogger),既是这份档案的创作人(creator),也是其档案管理人(archivist)。

  Blog大量采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术,所有的RSS文件都必须符合由W3C发布的XML 1.0规范。对读者来说,可以通过RSS订阅一个blog,确知该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对Blog作者来说,RSS可以使自己发布的文章易于被计算机程序理解并摘要。

  对知识管理和创造而言,blog提供了新的形态和途径。对汉语为母语的人而言,blog写作既接续了汉语笔记文学的优秀传统,更充分鼓励了个人表达。从交往形态考察,网志空间(blogosphere)设定了积极的读者、作者、编者互动转换关系,“言者互重,阅者相惜 ”。

[编辑] 2、 Tag

  什么是Tag?

  Tag(标签)是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您可以为每篇日志添加一个或多个Tag(标签),然后您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志,并且由此和其他用户产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与Technorati的合作,把您的Tag发送到全球Blog空间,和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

Tag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日志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可以让您看到一个更加多样化的世界,一个关联度更大的Blog空间,一个热点实时播报的新闻台。Tag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网络新体验……

  当然,您也可以简单地把一个Tag(标签)理解为一个日志分类,但是Tag和分类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首先,分类是您在写日志之前就定好的,而Tag是在您写完日志之后再添加的;

  其次,您可以同时为一篇日志贴上好几个Tag(标签),方便自己随时查找,而原先一篇日志只能有一个分类;

  再次,当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Tag之后,您可以看看自己在Blog中最经常写的是哪些话题;

  最后,您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和自己使用了一样的Tag(标签),进而找到和您志趣相投的Blogger。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您写了一篇到西湖旅游的日志,原来您都是把这一类的日志放到自己的“驴行天下”分类下,但是有了Tag之后,您可以给这篇日志同时加上“旅游”、“杭州”、“西湖”、“驴行天下”等几个Tag,当浏览者点击其中任何一个Tag,他都可以看到您的这篇日志。同时您自己也可以通过点击这几个Tag,看看究竟有谁最近也去了杭州旅游,或许你们还可以交流一下旅游心得,成为下一次出游的伙伴呢!

[编辑] 3、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一点,得到该人脉的帮助。

SNS网站,就是依据六度理论建立的网站,帮你运营朋友圈的朋友。

[编辑] 4、 RSS

  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起源于网景通讯公司的推"Push"技术,将订户订阅的内容传送给他们的通讯协同格式(Protocol)。RSS可以是以下三个解释的其中一个: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单的整合)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

  但其实这三个解释都是指同一种Syndication的技术。

  目前RSS规范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

  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风格不同,制定标准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脉相承。1.0版更靠拢XML标准。

  RSS目前广泛用于blog、wiki和网上新闻频道,世界多数知名新闻社网站都提供RSS订阅支持。

[编辑] 5、 Wiki

  Wiki一词源自夏威夷语里,Wiki指的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系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於一种人类知识的网路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这种创建、更改、及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与此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了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简便且开放的优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用某个领域的知识。

  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wiki系统-WikiWikiWeb,并用它建立了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沃德·坎宁安创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最早的Wiki系统。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著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从而使Wiki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同时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传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体系统。

  Wiki的历史不长,无论是Wiki概念本身,还是相关软体系统的特性,都还在热烈的讨论中;所以怎样的一个站点才能称得上是一个Wiki系统还是有争议的。与Wiki相关新近出现的技术还有blog,它们都降低了超文本写作和发布的难度。这两者都是同内容管理系统密切相关的。

  Wiki的特点:

使用方便

维护快捷: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这也是为什麼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简单: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 HTML 的复杂格式标记。(类似所见即所得的风格)

链接方便: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字名来建立链接(页面、外部连接、图像等)。

命名平易:关键字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於一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

可增长: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通过点击链接,我们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以增长。

修订历史:记录页面的修订历史,页面的各个版本都可以被获取。

开放性 :开放的形式自由的:社群内的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或删除页面。

可观察: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来访者清楚观察得到。

  由於Wiki的自组织,可增长以及可观察的特点,使Wiki本身也成为一个网路研究的对象。对Wiki的研究也许能够让人们对网路的认识更加深入。

[编辑] web2.0理论及技术

[编辑] 1、 六度关系理论

  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提出的,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成为人际关系世界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特征,许多社会学上的深入研究也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这一特征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瓦茨教授领导的EMAIL试验也再次证明了这一人际关系世界中惊人的规律。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六十亿人怎么可能真的构成如此紧密的相互关联呢?是互联网使一切成为现实。

[编辑] 2、 Xml

  XML即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标记是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义这些标记,既可以选择国际通用的标记语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这样由相关人士自由决定的标记语言,这就是语言的可扩展性。XML是从SGML中简化修改出来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编辑] 3、 AJAX

  Ajax并不是一种技术。它实际上是几种已经在各自领域大行其道技术的强强结合。Ajax混合了:

基于XHTML/CSS

由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实现动态显示与交互

通过XML和XSLT进行数据交换及处理

用XMLHttpRequest实现异步数据读取;

使用JavaScript整合上述技术

  直观一点的说Ajax能够实现不刷新浏览器窗口(当然更不用安装额外的插件)而满足用户的操作,现在一些看上去很Cool的网站,很多是用这项技术实现的,其中包括:orkut、Gmail、Google Group、Google Suggest、Google Maps、Flickr、A9.com等。2SIMPLE的Co-mment系统虽然没有用到XML/XSLT,其理念已经暗合容Ajax,实现了不刷新网页提供动态内给用户。

[编辑] web2.0产品

  Wiki百科、Wallop 、yahoo360 、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del.icio.us、 cragslist 、glob 、客齐集、 friendster 、 linkin 、UU通 、 优友 、 天际网 、爱米网 、linkist 、新浪点点通、skype、亿友、cyworld

[编辑] web2.0的具体应用

  现在说说web2.0的具体应用。

  历史很重要。对一个技术的学习也应当从历史出发,通过其在时间形成历史的流变,得以知晓现状,甚至能够预知未来。

  那Web 1.0是什么呢?

  他们说,记得静态HTML的WWW时代么?

  (那个时代的WWW应用、人们的Web体验、对社会的影响如何?)

  那么动态HTML和静态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对了,他们是真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响上,与1.0相比,扩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Web服务端的程序,应用户的请求,取出数据,加上事先设计的模板,动态的生成Html代码,发送到用户的浏览器那里。

  他是1.0系列,应为用户在浏览器中所见和Web 1.0一样,它有0.5的升级,因为数据不是事先制作并发布,而是动态生成,和用户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在加0.5,到Web 2.0,变化是在哪里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变的,会继续朝着什么方向改变互联网和社会呢?)

  更新:关于各个版本的差别,看看亚马逊的例子。

  事情没有那么幸运,Web 2.0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阶段,是促成这个阶段的各种技术和相关的产品服务的一个称呼。所以,我们无法说,Web 2.0是什么,但是可以说,那些是Web 2.0。

  WikiPedia的Web 2.0条目下列出了这些条件:

CSS 和语义相关的 XHTML 标记

AJAX 技术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简洁而有意义的 URLs

支持发布为 weblog

RESTian (preferred) 或者 XML Webservice APIs

一些社会性网络元素

  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网站应该能够让用户把数据在网站系统内外倒腾。

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

完全基于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过浏览器完成。

[编辑]相关资料

[1] 什么是Web 2.0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5/1122/A20051122474593.shtml

[2] ICT融合与发展视野下的知识社会与创新2.0 http://www.mgov.cn/seminar/innovation20.pdf

[3] 中国Web2.0网站名单http://www.86w3.com/art_102.html

[4] “知识社会与创新2.0”研讨会 http://www.mgov.cn/seminar/

来自"https://wiki.mbalib.com/wiki/Web_2.0"

打开MBA智库App, 阅读完整内容

打开App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或投诉举报。

本条目相关文档

 什么是Web 2.0 17页 Web1.0与 Web2.0比较研究 1页 WEB 2.0发展介绍 124页 Web2.0 & E-commerce 33页 Web 2.0时代对招聘工作的影响 49页 论Web 2.0环境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2页 Web2.0下的企业社交 1页 第7章 WEB2.0与网络营销 28页 Web 2.0平台下企业博客的管理 4页 第7章 WEB2.0与网络营销 30页 更多相关文档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Pku08,Angle Roh,Vulture,Zfj3000,Cabbage,Dan,Zxe,Yixi,泡芙小姐,连晓雾,KAER,刘振宇,Gaoshan2013,Mis铭,方小莉,Lin,寒曦,Tracy,刘维燎,苏青荇,otf125,上任鹅陈. 页面分类: 计算机

评论(共2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Web 2.0"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82.40.140.* 在 2012年6月4日 16:07 发表

WEB2.0确实是比起WEB1.0要更符合网民需求,从搭建上来说难度也增加了不少,例如企业应用的Spacebuilder就比较强大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182.40.140.* 在 2012年6月4日 16:39 发表

web2.0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也是很多的

比如我们不少客户就是通过Spacebuilder搭建了SNS社区网站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知识点

国际MBA

商城

企业服务

问答

首页

专题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百科VIP

百科VIP会员权益

无广告阅读

免验证复制

开通/续费百科VIP

登录

消息

昵称未设置

百科VIP

未开通

收藏夹

账号安全中心

我的页面

我的贡献

我的讨论页

我的设置

退出登录

打开APP

导航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本周推荐

最多推荐

生产线包装印刷宗庆后消费经济纪梵希第一性原理智能卡在途物资软预算约束停板

奶头乐理论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则情绪ABC理论垃圾人定律100个最流行的管理词汇破窗效应INFPSWOT分析模型21天效应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此页面最后修订:14:34,2022年12月16日.

智库首页 -

百科首页 -

关于百科 -

客户端 -

人才招聘 -

广告合作 -

权利通知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2023 MBAli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

意见反馈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 MBA智库App 查看 (我的 > 帮助与反馈 > 我的反馈)

知道了

Web 1.0、2.0、3.0 分别是什么意思? - 知乎

Web 1.0、2.0、3.0 分别是什么意思?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互联网Web 2.0Web 1.0、2.0、3.0 分别是什么意思?关注者707被浏览866,944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 6​2 条评论​分享​50 个回答默认排序陈阳​ 关注web1.0:网络-人(单向信息,只读,eg个人网站,大英百科全书);web2.0:人-人(以网络为沟通渠道进行人与人沟通,eg维基、博客);web3.0:人-网络-人(人工智能、关联数据和语义网络构建,形成人和网络以及网络与人的沟通,同时在SEO支持下,提高人与人沟通的便利性)我对三者的区别在于三个时期中网络的角色——web1.0网络是信息提供者,单向性的提供和单一性理解;web2.0网络是平台,用户提供信息,通过网络,其他用户获取信息;web3.0网络成为用户需求理解者和提供者,网络对用户了如指掌,知道用户有什么、要什么以及行为习惯,进行资源筛选、智能匹配,直接给用户答案。编辑于 2013-03-10 10:43​赞同 398​​27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顾轶灵​前端开发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以前的一个回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65749/answer/13499141主要讲的是 "3.0",但也提了下其他两个。发布于 2012-02-23 10:24​赞同 16​​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什么是web2.0?web2.0的特点是什么? - 知乎

什么是web2.0?web2.0的特点是什么?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什么是web2.0?web2.0的特点是什么?cxd1301​南京理工大学 工学硕士声明:原文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cxd1301,转载请注明。 书接上回(什么是web1.0?web1.0的特点是什么?),讨论在web1.0后发展出的web2.0。一、什么是web2.0?目前为止,并没有能找到web2.0的官方定义,有的观点认为2004年facebook面世后,就开启了web2.0时代,有的观点认为2008年移动互联网出现后才开始进入web2.0。web2.0和web1.0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更多的是通过特征来区分。最直观的区别是web1.0里用户主要是单向接收信息,而web2.0里,用户不仅是信息接收方,还是信息制造方,也就是说数据流是双向传递的。这个时期的数据存储在了服务供应商这。web2.0的双向交互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后,web2.0出现了与web1.0显著性差异的变化,那就是从原来依托浏览器访问,转化成了主要依托各类APP访问。门户网站时期因为主要功能是用户获取信息,离开这个网站跳转另外一个网站很容易能找到相同或近似的内容,比如当天的热点新闻。但web2.0在移动互联网加持下,出现了各种细分功能的APP,各大APP之间的功能重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加上用户不仅要获取信息,还有大量产生信息的需求,比如发布自己的日志、博客等,这就导致了用户对某些APP的依赖逐渐上升到无法替代的程度,比如微信、淘宝、微博。二、web2.0长啥样?在web2.0里,信息交互可以做到更加实时,比如微信;用户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比如短视频、朋友圈、微博;用户可以点赞、评论、转发其他人的信息形成互动;同时各类APP通常都偏爱去建立各种粉丝团体,用来增加用户粘性;这个时期的广告基于用户的数据,可以做到更加精准的推送,比如精准营销或者大数据杀熟。以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web2.0架构下的APP。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元素构成:(1)用于访问的APP:手机APP(2)用于内容创作的:上传功能(3)用于即时沟通的:实时信息(4)用于内容互动的:点评转发(5)用于获取收入的:精准广告(6)用于积累用户的:粉丝群里典型web2.0三、web2.0有啥特点?web2.0时代对生活最大的改变是建立了即时通讯,如微信、QQ;基于此建立起了各种社区、粉丝团体,如豆瓣、微博;又基于线上交易需求衍生出了线上支付,如支付宝,PayPal;而线上支付的实现又推动了更多网络消费APP,如饿了么、拼多多等。除此之外游戏方面,web2.0时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端的游戏造富运动成绩斐然。五花八门的APP这个时期的赚钱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靠广告点击赚钱了,还可以通过流量赚钱,收平台手续费,以及精准推送广告,做大数据分析研究等各种手段赚钱,还有一种来钱更快的,讲故事、融资、割韭菜赚钱等等,五花八门的手段,甚至还衍生出了一些非法的互联网活动,比如网络诈骗,网络赌博。值得一提的是与web1.0相比,这个时期除了看大厂服务商们吃肉,小网民们也有了喝汤的机会,比如网店、直播、网课等。总之,web2.0的总结就是开启了交互时代,通过大量独立阻隔的超级APP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次的生态服务圈。提供服务的核心地位依旧是各大服务商,只是从web1.0的少量门户及浏览器服务商,变成了web2.0的更为广泛的各大APP服务商,依旧没有解决去中心化问题。但不可否认,web2.0已经朝着个性化、人性化、大众化的轨道前进,并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社交、思维、创新、服务的重大革新。编辑于 2022-11-07 11:42・IP 属地福建Web 2.0Web 3.0​赞同 7​​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web2.0 - 搜狗百科

.0 - 搜狗百科web2.0(又名第二代互联网)是相对于web1.0的新的时代,指的是一个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 从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视野下来看,web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网页微信知乎图片视频医疗汉语问问百科更多»登录帮助首页任务任务中心公益百科积分商城个人中心web2.0编辑词条添加义项同义词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web2.0(又名第二代互联网)是相对于web1.0的新的时代,指的是一个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从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视野下来看,web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中文名web2.0[1]展开又称第二代互联网展开出现时间2004年展开涵义互联网2代展开适用互联网展开提出者Dale Dougherty展开参考资料:1. Web 2.0的反思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22-03-29]2. WEB 2.0背景下政府对微博客舆论的应对与应用策略研究 3. Web 2.0环境下网络社群理论研究综述 4. Web2.0环境下的“网络推手”现象案例研究 5. Web 2.0环境下的科学计量学:选择性计量学 6. Web 2.0个人学习环境的知识共享方式及评价 7. Web 2.0的反思 词条标签:科学百科信息科学分类学科互联网书籍免责声明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词条信息词条浏览:100233次最近更新:22.05.15编辑次数:31次创建者:睡仙和尚突出贡献者:新手指引了解百科编辑规范用户体系商城兑换问题解答关于审核关于编辑关于创建常见问题意见反馈及投诉举报与质疑举报非法用户未通过申诉反馈侵权信息对外合作邮件合作任务领取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词条编辑词条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投诉登录企业推广免责声明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编辑帮助意见反馈及投诉© SOGOU.COM 京ICP备110018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Web 2.0 | Definition & Examples | Britannica

Web 2.0 | Definition & Examples | Britannica

Search Britannica

Click here to search

Search Britannica

Click here to search

Login

Subscribe

Subscribe

Home

Games & Quizzes

History & Society

Science & Tech

Biographies

Animals & Nature

Geography & Travel

Arts & Culture

Money

Videos

On This Day

One Good Fact

Dictionary

New Articles

History & Society

Lifestyles & Social Issues

Philosophy & Religion

Politics, Law & Government

World History

Science & Tech

Health & Medicine

Science

Technology

Biographies

Browse Biographies

Animals & Nature

Birds, Reptiles & Other Vertebrates

Bugs, Mollusks & Other Invertebrates

Environment

Fossils & Geologic Time

Mammals

Plants

Geography & Travel

Geography & Travel

Arts & Culture

Entertainment & Pop Culture

Literature

Sports & Recreation

Visual Arts

Companions

Demystified

Image Galleries

Infographics

Lists

Podcasts

Spotlights

Summaries

The Forum

Top Questions

#WTFact

100 Women

Britannica Kids

Saving Earth

Space Next 50

Student Center

Home

Games & Quizzes

History & Society

Science & Tech

Biographies

Animals & Nature

Geography & Travel

Arts & Culture

Money

Videos

Web 2.0

Table of Contents

Web 2.0

Table of Contents

Introduction

References & Edit History

Related Topics

Related Questions

Who controls the Internet?

Is the Internet “making us stupid”?

Is cancel culture (or “callout culture”) good for society?

Read Next

Inventions that Helped Shape How We Interact with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Who Invented the Internet?

5 Component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ep Web and the Dark Web?

How Does Wi-Fi Work?

Discover

Why Are U.S. Elections Held on Tuesdays?

The Seven Sacraments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7 of the World’s Deadliest Shipwrecks

How Fast Is the World’s Fastest Human?

12 Greek Gods and Goddesses

Why Is Women’s History Month Celebrated in March?

Ten Days That Vanished: The Switch to the Gregorian Calendar

Home

Technology

The Web &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

Web 2.0

Internet

Actions

Cite

verifiedCite

While every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follow citation style rules, there may be some discrepancies.

Please refer to the appropriate style manual or other source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Select Citation Style

MLA

APA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Copy Citation

Share

Share

Share to social media

Facebook

Twitter

URL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Web-20

Give Feedback

External Websites

Feedback

Corrections? Updates? Omissions? Let us know if you hav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is article (requires login).

Feedback Type

Select a type (Required)

Factual Correction

Spelling/Grammar Correction

Link Correctio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ther

Your Feedback

Submit Feedback

Thank you for your feedback

Our editors will review what you’ve submitted and determine whether to revise the article.

External Websites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Scholarship Repository - Web 2.0: A Social Informatics Perspective

Academia - Web 2.0 Definition

Boise State Pressbooks - Social Media and Web 2.0

Lifewire - What is Web 2.0?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Extension - Web 2.0: What Is It and What Can It Do For My Business?

Digital Curation Centre - Web 2.0

Print

Cite

verifiedCite

While every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follow citation style rules, there may be some discrepancies.

Please refer to the appropriate style manual or other source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Select Citation Style

MLA

APA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Copy Citation

Share

Share

Share to social media

Facebook

Twitter

URL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Web-20

Feedback

External Websites

Feedback

Corrections? Updates? Omissions? Let us know if you hav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is article (requires login).

Feedback Type

Select a type (Required)

Factual Correction

Spelling/Grammar Correction

Link Correctio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ther

Your Feedback

Submit Feedback

Thank you for your feedback

Our editors will review what you’ve submitted and determine whether to revise the article.

External Websites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Scholarship Repository - Web 2.0: A Social Informatics Perspective

Academia - Web 2.0 Definition

Boise State Pressbooks - Social Media and Web 2.0

Lifewire - What is Web 2.0?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Extension - Web 2.0: What Is It and What Can It Do For My Business?

Digital Curation Centre - Web 2.0

Written by

William L. Hosch

William L. Hosch was an editor a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William L. Hosch

Fact-checked by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s editors oversee subject areas in which they have extensive knowledge, whether from years of experience gained by working on that content or via study for an advanced degree. They write new content and verify and edit content received from contributors.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Last Updated:

Jan 27, 2024

Article History

Table of Contents

Web 2.0, term devised to differentiate the post-dotcom bubble World Wide Web with its emphasis on social networking, content generated by users, and cloud computing from that which came before. The 2.0 appellation is used in analogy with common computer software naming conventions to indicate a new, improved version. The term had its origin in the name given to a series of Web conferences, first organized by publisher Tim O’Reilly in 2004. The term’s popularity waned in the 2010s as the features of Web 2.0 became ubiquitous and lost their novelty.At the first conference in 2004, the term was defined by “the web as platform.” This, however, was augmented the following year with a still more nebulous expression incorporating the idea of democracy and user-driven content, especially as mediated by the Internet. In particular, many of the most vocal advocates of the Web 2.0 concept had an almost messianic view of harnessing social networking for business goals.

More From Britannica

media convergence: Social media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oncepts of democratization was due to Chris Anderson, editor in chief of Wired. In “The Long Tail,” an article from the October 2004 Wired, Anderson expounded on the new economics of marketing to the periphery rather than to the median. In the past, viable business models required marketing to the largest possible demographic. For example, when there were few television networks, none could afford to run programs that appealed to a limited audience, which led to the characteristic phenomena of programming aimed at the 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satellite and cable networks, however, mass marketing began to splinter into highly refined submarkets that cater better to individual tastes.Similarly, where traditional brick-and-mortar bookstores could afford to stock and display only a limited range of titles, Internet bookstores such as Amazon discovered that total sales of niche titles actually exceed those of mass-market best sellers. The vast quantity of niche books makes up for the greater sales of a few popular titles—makes up, that is, in the new digital environment of e-commerce, where counter space is no longer limited.Amazon.com was also a leader in adopting user-created content. One of the appeals to shopping at Amazon’s site was the inclusion of amateur book reviews, with users being able to leave personal perspectives and interact with other reviewers. An even more successful business example of user-created content came from electronic games. Many companies found that, by including simple programming tools with their games, ordinary gamers could create modifications, or mods, and new scenarios that generate as much or more interest as the original game and thereby extend its lifetime sales. This strategy proved especially effective in conjunction with Web sites that host players’ games and forums for exchanging ideas and files.An exact definition of Web 2.0 proved rather elusive, in part because the concept encompassed different goals and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 and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in general. A leading critic of the Web 2.0 concept was Web inventor Tim Berners-Lee, who pointed out that

Get a Britannica Premium subscription and gain access to exclusive content.

Subscribe Now

Web 1.0 was all about connecting people. It was an interactive space, and I think Web 2.0 is of course a piece of jargon, nobody even knows what it means. If Web 2.0 for you is blogs and wikis, then that is people to people. But that was what the Web was supposed to be all along.That is, social networking had always been central to the Web, for, according to Berners-Lee,Web 2.0…means using the standards which have been produced by all these people working on Web 1.0. So Web 2.0…means moving some of the thinking client side so making it more immediate, but the idea of the Web as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is really what the Web is. That was what it was designed to be as a collaborative space where people can interact.In contrast, Berners-Lee advoc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mantic Web, which some visionaries call part of Web 3.0.

William L. Hosch

What Is Web 2.0? Definition, Impact, and Examples

What Is Web 2.0? Definition, Impact, and Examples

Investing

Stocks

Bonds

ETFs

Options and Derivatives

Commodities

Trading

FinTech and Automated Investing

Brokers

Fundamental Analysis

Technical Analysis

Markets

View All

Simulator

Login / Portfolio

Trade

Research

My Games

Leaderboard

Banking

Savings Accounts

Certificates of Deposit (CDs)

Money Market Accounts

Checking Accounts

View All

Personal Finance

Budgeting and Saving

Personal Loans

Insurance

Mortgages

Credit and Debt

Student Loans

Taxes

Credit Cards

Financial Literacy

Retirement

View All

News

Markets

Companies

Earnings

CD Rates

Mortgage Rates

Economy

Government

Crypto

ETFs

Personal Finance

View All

Reviews

Best Online Brokers

Best Savings Rates

Best CD Rates

Best Life Insurance

Best Personal Loans

Best Mortgage Rates

Best Money Market Accounts

Best Auto Loan Rates

Best Credit Repair Companies

Best Credit Cards

View All

Academy

Investing for Beginners

Trading for Beginners

Become a Day Trader

Technical Analysis

All Investing Courses

All Trading Courses

View All

Live

Search

Search

Please fill out this field.

Search

Search

Please fill out this field.

Investing

Investing

Stocks

Bonds

ETFs

Options and Derivatives

Commodities

Trading

FinTech and Automated Investing

Brokers

Fundamental Analysis

Technical Analysis

Markets

View All

Simulator

Simulator

Login / Portfolio

Trade

Research

My Games

Leaderboard

Banking

Banking

Savings Accounts

Certificates of Deposit (CDs)

Money Market Accounts

Checking Accounts

View All

Personal Finance

Personal Finance

Budgeting and Saving

Personal Loans

Insurance

Mortgages

Credit and Debt

Student Loans

Taxes

Credit Cards

Financial Literacy

Retirement

View All

News

News

Markets

Companies

Earnings

CD Rates

Mortgage Rates

Economy

Government

Crypto

ETFs

Personal Finance

View All

Reviews

Reviews

Best Online Brokers

Best Savings Rates

Best CD Rates

Best Life Insurance

Best Personal Loans

Best Mortgage Rates

Best Money Market Accounts

Best Auto Loan Rates

Best Credit Repair Companies

Best Credit Cards

View All

Academy

Academy

Investing for Beginners

Trading for Beginners

Become a Day Trader

Technical Analysis

All Investing Courses

All Trading Courses

View All

Economy

Economy

Government and Policy

Monetary Policy

Fiscal Policy

Economics

View All

Financial Terms

Newsletter

About Us

Follow Us

Table of Contents

Expand

Table of Contents

What Is Web 2.0?

Understanding Web 2.0

Histor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b 2.0 vs. Web 1.0

Web 2.0 vs. Web 3.0

Web 2.0 Components

Applications

FAQs

The Bottom Line

Business

Marketing Essentials

What Is Web 2.0? Definition, Impact, and Examples

By

Will Kenton

Full Bio

Will Kenton is an expert on the economy and inve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He previously held senior editorial roles at Investopedia and Kapitall Wire and holds a MA in Economics from 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and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NYU.

Learn about our

editorial policies

Updated July 30, 2023

Reviewed by

Khadija Khartit

Reviewed by

Khadija Khartit

Full Bio

Khadija Khartit is a strategy, investment, and funding expert, and an educator of fintech and strategic finance in top universities. She has been an investor, entrepreneur, and advisor for more than 25 years. She is a FINRA Series 7, 63, and 66 license holder.

Learn about our

Financial Review Board

Fact checked by

Kirsten Rohrs Schmitt

Investopedia / Joules Garcia

Trending Videos

Close this video player

What Is Web 2.0?

Web 2.0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internet, which has more user-generated content and usability for end-users compared to its earlier incarnation, Web 1.0. Web 2.0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21st-century internet applications that have transformed the digital era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dotcom bubble.

Key Takeaways

Web 2.0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internet, which has more user-generated content and usability for end-users compared to its earlier incarnation, Web 1.0.It does not refer to any specific technical upgrades to the internet; it refers to a shift in how the internet is used.There is a higher level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interconnectedness among participants in the new age of the internetIt allowed for the creation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Facebook, X (formerly Twitter), Reddit, TikTok, and Wikipedia.Web 2.0 paved the way for Web 3.0,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he web that uses many of the same technologies to approach problems differently.

Understanding Web 2.0

The term Web 2.0 first came into use in 1999 as the internet pivoted toward a system that actively engaged the user. Users were encouraged to provide content, rather than just viewing it. The social aspect of the internet has been particularly transformed; in general, social media allows users to engage and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by sharing thoughts, perspectives, and opinions. Users can tag, share, post, and like.

Web 2.0 does not refer to any specific technical upgrades to the internet. It simply refers to a shift in how the internet is used in the 21st century. In the new age, there is a higher level of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interconnectedness among participants. This new version allows user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ence rather than just acting as passive viewers who take in information.

Because of Web 2.0, people can publish articles and comments on different platforms, increasing engaged content creation and participation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accounts on different sites. It also gave rise to web apps, self-publishing platforms like WordPress, Medium, Substack, as well as social media sites. Examples of Web 2.0 sites include Wikipedia, Facebook, X, and various blogs, which all transformed the way the same information is shared and delivered.

History of Web 2.0

In a 1999 article called Fragmented Future, Darcy DiNucci coined the phrase Web 2.0. In the article, DiNucci mentions that the "first glimmerings" of this new stage of the web were beginning to appear. In Fragmented Future, DiNucci describes Web 2.0 as a "transport mechanism, the ether through which interactivity happens."

The phrase became popularized after a 2004 conference held by O'Reilly Media and MediaLive International. Tim O'Reilly, founder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 of the media company, is credited with the streamlining of the process, as he hosted various interviews and Web 2.0 conferences to explore the early business models for web content.

The interworking of Web 2.0 has continually evolved over the years. Instead of a single instance of Web 2.0 having been created, its definition and capabilities continue to change. For example, Justin Hall is credited as being one of the first bloggers, though his personal blog dates back to 1994.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Web 2.0

Advantage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has allowed users to share their thoughts and opinions with others, creating new ways of organizing and connecting with other people. One of the largest advantages of Web 2.0 is improved communication through web applications that enhance interactivity, collabor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This is most evident through social networking, where individuals armed with a Web 2.0 connection can publish content, share ideas, extract information, and subscribe to various informational feeds. This has brought about major strides in marketing optimization as more strategic, targeted marketing approaches are now possible.

Web 2.0 also brings about a certain level of equity. Most individuals have an equal chance of posting their views and comments, and each individual may build a network of contacts. Because information may be transmitted more quickly under Web 2.0 compared to prior methods of information sharing, the latest updates and news may be available to more people.

Disadvantages

Unfortunately, there are a lot of disadvantages to the internet acting more like an open forum.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social media, we have seen an increase in online stalking, doxing, cyberbullying, identity theft, and other online crimes. There is also the threat of misinformation spreading among users, whether that's through open-source information-sharing sites or on social media.

Individuals may blame Web 2.0 for misinformation, information overload, or the unreliability of what people read. As almost anyone can post anything via various blogs, social media, or Web 2.0 outlets, there is an increased risk of confusion on what is real and what sources may be deemed reliable.

As a result, Web 2.0 brings about higher stakes regarding communication. It's more likely to have fake accounts, spammers, forgers, or hackers that attempt to steal information, imitate personas, or trick unsuspecting Web 2.0 users into following their agenda. As Web 2.0 doesn't always and can't verify information, there is a heightened risk for bad actors to take advantage of opportunities.

Web 2.0 vs. Web 1.0

Web 1.0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first stage of the internet. At this point, there were few content creators; most of those using the internet were consumers. Static pages were more common than dynamic HTML, which incorporates interactive and animated websites with specific coding or language.

Content in this stage came from a server’s file system rather than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Users were able to sign online guestbooks and HTML forms were sent via email. Examples of internet sites that are classified as Web 1.0 are Britannica Online, personal websites, and mp3.com. In general, these websites are static and have limited functionality and flexibility.

Web 2.0

Dynamic information (always changing)

Less control over user input

Promotes greater collaboration, as channels are more dynamic and flexible

Considered much more social and interative-driven

Web 1.0

Static information (more difficult to change)

More controlled user input

Promoted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channels were less dynamic

Consider much more informative and data-driven

Web 2.0 vs. Web 3.0

The world is already shifting into the next iteration of the web (appropriately dubbed "Web 3.0"). Though both rely on many similar technologies, they use the available capabilities to solve problems differently.

One strong example of Web 3.0 relates to currency. Under Web 2.0, users could input fiat currency information such as bank account information or credit card data. This information could be processed by the receiver to allow for transactions. Web 3.0 strives to approach the transaction process using similar but different processe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Bitcoin, Ethereum, and other cryptocurrencies, the same problem can be solved in a theoretically more efficient way under Web 3.0.

Web 3.0 is more heavily rooted in increasing the trust between users. More often, applications rely on decentralization, letting data be exchanged in several locations simultaneously. Web 3.0 is also more likely to incorporat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r 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s.

Web 2.0

Focuses on reading and writing content

May be more susceptible to less-secure technology

May use more antiquated, simpler processing techniques

Primarily aims to connect people

Web 3.0

Focused on creating content

Often has more robust cybersecurity measures

May incorporate more advanced concepts such as AI or machine learning

Primarily aims to connect data or information

Web 2.0 Components

There is no single, universally-accepted definition for Web 2.0. Instead, it's best described as a series of components that, when put together, create an online environment of interactivity and greater capacity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e web. Here are the more prominent components of Web 2.0.

Wikis

Wikis are often information repositories that collect input from various users. Users may edit, update, and change the information within a web page, meaning there is often no singular owner of the page or the information within. As opposed to users simply absorbing information given to them, wiki-based sites such as Wikipedia are successful when users contribute information to the site.

Software Applications

The early days of the web relied upon local software being installed on-premises. With Web 2.0, applications gained a greater opportunity to be housed off-site, downloaded over the web, or even offered as a service via web applications and cloud computing. This has shepherded a new type of business model where companies can sell software applications on a monthly subscription basis.

Social Networking

Often one of the aspects most thought of when discussing Web 2.0. Social networking is similar to wikis in that individuals are empowered to post information on the web. Whereas wikis are informational and often require verification, social networking has looser constraints on what can be posted. In addition, users have greater capabilities to interact and connect with other social networking users.

General User-Generated Content

In addition to social media posts, users can more easily post artwork, images, audio, video, or other user-generated media. This information shared online for purchase or may be freely distributed. This has led to greater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creator crediting (though creators are at greater risk for their content being stolen by others).

Crowdsourcing

Though many may think of Web 2.0 as allowing for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Web 2.0 brought about great capabilities regarding crowdsourced, crowdfunded, and crowd-tested content. Web 2.0 let individuals collectively share resources to meet a common goal, whether that goal be knowledge-based or financial.

There is no single universally accepted definition for Web 2.0 or Web 3.0. Because of its expansive nature, it's often hard to confine the boundaries of Web 2.0 into a single simple definition.

Web 2.0 Applications

The components above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pplications of Web 2.0. Those components allowed for new types of software, platforms, or applications that are still used today.

Zoom, Netflix, and Spotify are all examples of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With the greater capability of connecting individuals via Web 2.0, off-premise software applications are exponentially more capable and powerful.

HuffPost, Boing Boing, and Techcrunch are blogs that allow users to input opinions and information onto web pages. These pages are informative similar to Web 1.0; however, individual contributors have a much greater capability in creating and distributing their own informative content.

X, Instagram, Facebook, and Threads are social media networks that allow for personalized content to be uploaded to the web. This content can then be shared with a private collection of friends or with a broad social media user base.

Reddit, Digg, and Pinterest are also applications that allow for user input. These types of applications are more geared towards organizing social content around specific themes or topics, much like how original forums used to.

YouTube, TikTok, and Flickr are even more examples of content sharing. However, specific applications specializ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multimedia, video, or audio.

What Does Web 2.0 Mean?

Web 2.0 describes how the initial version of the web has advanced into a more robust, capable system. After the initial breakthrough of the initial web capabilities, greater technologies were developed to allow users to more freely interact and contribute to what resides on the web. The ability for web users to be greater connected to other web users is at the core of Web 2.0.

What Are Examples of Web 2.0 Applications?

The most commonly cited examples of Web 2.0 applications include Facebook, X, Instagram, or Tiktok. These sites allow users to interact with web pages instead of simply viewing them. These types of websites extend to sites like Wikipedia, where a broad range of users can help form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shared and distributed on the web.

Is Web 2.0 and Web 3.0 the Same?

Web 2.0 and Web 3.0 use many of the same technologies (AJAX, JavaScript, HTML5, CSS3). Web 3.0 is more likely to leverage even more modern technologies or principles in an attempt to connect the information to drive even greater value.

The Bottom Line

In the early days of web browsing, users would often navigate to simple web pages filled with information and limited-to-no ability to interact with the page. Today, the web has advanced and allows for users to connect with others, contribute information, and have greater flexibility in how the web is being used. Though Web 2.0 is already shaping the way for Web 3.0, many of the fundamental pieces of Web 2.0 are still used today.

Article Sources

Investopedia requires writers to use primary sources to support their work. These include white papers, government data, original reporting, and interviews with industry experts. We also reference original research from other reputable publishers where appropriate. You can learn more about the standards we follow in producing accurate, unbiased content in our

editorial policy.

Web Design Museum. "Web 2.0."

Darcy DiNucci. "Fragmented Future."

O'Reilly. "Web 2.0 and the Emergent Internet Operating System."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of Maryland. "History of Blogging."

Related Terms

Web 3.0 Explained, Plus the History of Web 1.0 and 2.0

Web 2.0 refers to the current version of the Internet; Web 3.0 is its next iteration, which will be decentralized, open, and of greater utility.

more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MM): What It Is, How It Works, Pros and Cons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MM) is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platforms to interact with customers to build brands, increase sales, and drive website traffic.

more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dApps): Definition, Uses, Pros and Cons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or dApps, are software programs that run on a blockchain or P2P network of computers instead of a single computer.

more

Smart Home: Definition, How They Work, Pros and Cons

A smart home is a home setup where internet-enabled appliances and devices can be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remotely using a networked device.

more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SNS):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s

A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SNS) is an online vehicle for creating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people who share an interest, background, or real relationship.

more

Social Media: Definition, Importance, Top Websites & Apps

Social media websites and apps have dramatically changed how people spend their leisure time and how companies do business.

more

Related Articles

Web 3.0 Explained, Plus the History of Web 1.0 and 2.0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MM): What It Is, How It Works, Pros and Cons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dApps): Definition, Uses, Pros and Cons

How to Use Social Media to Grow Your Business

TikTok: What It Is, How It Works, and Why It’s Popular

Smart Home: Definition, How They Work, Pros and Cons

Partner Links

About Us

Terms of Service

Dictionary

Editorial Policy

Advertise

News

Privacy Policy

Contact Us

Careers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Investopedia is part of the Dotdash Meredith publishing family.

Please review our updated Terms of Service.